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大家请我当皇帝 > 第一百九十一章 祭(下)

第一百九十一章 祭(下)(1 / 5)

祭祀,特别是大祀在古代有很多讲究。

一个是祀分四时,《礼记·王制》云:春曰礿,夏曰褅,秋曰尝,冬曰烝。

这四祀分别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正时的进行。

另一个是赶早不赶晚, 正轨祭祀一般都在上午或者早上举行,不能放在下午或者晚上。

最后一个是祭祀之前,需要沐浴更衣,以示心诚。

这些复杂繁琐的礼节,张顺是半点不懂,甚至就连孙传庭、徐子渊等人也似懂非懂。

但是刚巧义军之中有一人正好专业对口, 他便是老道士宋献策。

原来在明朝开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试图让儒生掌管祭祀。

结果发现大多数儒生都似懂非懂,不得其要。

无奈之下,朱元璋便试用精通祭祀乐舞的道士主管,结果一试之下出乎意料。

于是,在洪武十二年设立神乐观,重新恢复元末以来衰落的国家祭祀。

也正因为此,明代乐舞生、协律郎大多数都由道士担任,甚至有不少道士也因此担任太常寺官吏和礼部尚书等职。

也正是明代这一套独特的祭祀系统,让大多数道士潜心研究了祭祀的乐舞和礼仪。

那宋献策虽然是个野道士,多少也曾涉及过一些,是以懂得其中门道。

当然,张顺一不是天子,本来就有僭越之意;二来事出仓卒、条件简陋,故而一切从简从权。

第二天一大早,张顺早在侍书服侍下沐浴更衣,然后带领孙传庭、徐子渊、悟空及王锦衣一干人等前往蒲坂城,祭祀虞舜。

祭祀的流程也非常简单, 不外乎众人就位以后,先是号角爆竹齐鸣, 继而由张顺敬献高香,然而奉上三牲祭品,最有由张顺诵读孙传庭帮忙草拟的祭文。

文曰:

吾本山野之民,生而重瞳,身长八尺有奇,皆与圣王相类。

生平所愿,惟孝父母、悌兄弟而已。

不意天道失常,凶佞并起,天下屡遭

最新小说: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玄学王妃难哄,清冷王爷日日沦陷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大唐昏君 战国之军师崛起 三国之董卓之婿 穿越做暴君 穿越战国成白起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