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伯彦和黄潜善没接到赵构新的吩咐,以为今天依然采取如以往一样的行动,也就当殿提出了与金人和谈的建议。他们在提议之前是犹豫过,因为朝堂上没看到赵构,但他们想不到赵构是因为被王晨一番话说的在府中痛哭而不来参加朝会,还以为赵构是为了避嫌。结果他们提出这样的建议后,被王晨这个他们根本不会过多考虑的武将,狠狠地批驳了一顿,而且批的连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他们也想到了不对的地方,赵构今日没来参加朝会,说不定遇到麻烦事了。
朝堂上甚至没有一位大臣站出来,力挺他们,斥责王晨这个武将太过于张狂,大多的人都保持了沉默,李纲和宗泽还一副幸灾乐祸的神情,他们怎么还敢再坚持自己的观点?只能一个劲地认罪,表示自己提这样的建议只是为国为民考虑,希望让大宋有时间休生养息,让百姓有时间整顿修葺自己的家园,不再受战火的祸害,没有任何其他的目的。
赵谌对如此处置面前这情景没有一点经验,不过他知道王晨非常痛恨黄潜善和汪伯彦这两个人在现在时候提出和谈的建议,因此没好气地跟着王晨斥责了一番:“朕已经向金国下了国书,令其马上送还二帝及其他被俘的宗室,还我被占的河山,赔偿我大宋受到的一切损失,绝不和金人和谈。要是金人不答应,那朕就会亲提百万雄兵,讨伐金国,以金人待我大宋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并曾言,要是朝中大臣有胆议和者,定会严惩,没想到黄、汪两卿丝毫没将朕当初的誓言当一回事,今日还逆势而行,一力建议与金人和谈。你们难道真的希望朕也在与金人的和谈中,去燕山陪太上皇和无上皇吗?”
小皇帝最后那句话再把黄潜善和汪伯彦吓了一大跳。虽然说他们知道现在小皇帝并不亲自掌理朝事,朝政大事交由李纲负责,但李纲事事都会抬出小皇帝来,表示自己并不是握着权力不放,什么事都经皇帝同意才做的,免得被人认为太贪恋权力。李纲这样的行为,使得赵谌这个小皇帝好像许多朝事都要亲自过问一样。后面几句特别意思的话,如何不让黄潜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