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突然间的表态让王晨有些意外,他没想到赵构会当众对他表示支持。
刘光世与张俊是赵构曾倚重的人物,赵构曾为他们上表求情,虽然说此次战役这两将不顾赵构的安危,不战而逃,将赵构置于金人的直接威胁之下,但无论怎么说,这两个人还是准备再投入赵构门下的。如果赵构为了自己的未来着想,肯定会想办法将他们招于麾下的。
正是因为这一点考虑,王晨就一定要杀刘光世和张俊。在处置刘光世和张俊这件事上,王晨原本是准备不顾赵构的意见,一意而为,即使赵构反对也要这么做,一则为了严肃军纪,二则为了削弱赵构的力量。赵构力量太过于强大的话肯定不是好事,小皇帝赵谌的威胁就加大了。
王晨在召集诸将商议此事,并将赵构请出来,原本就是做好了与赵构当面起争执的准备,他有小皇帝赵谌的手诏,现在又有朝廷的诏令在手,即使赵构反对他也不怕。他执意这样做,当然与年纪轻,性格冲动有关。毕竟现在王晨才二十几岁,即使性子再沉稳也不可能做到与那些“老谋深算”的中老年人相比,许多事就是一根筋去做,甚至没去想太多后果是怎么样的。
在处置刘光世和张俊这件事上,他已经抱着即使与赵构起冲突也要执意而为的决心。
他还准备将此战最后的结果这样,被完颜宗翰的残部逃走的罪责全部归到刘光世和张俊的畏敌上。
但担心中的事没出现,让王晨挺是意外。
其实现在的赵构在心智上完全不比王晨“高深”,他比王晨还要年轻几岁,刘光世和张俊置他安危于不顾。三路人马结阵迎敌时候,抛下他这个康王殿下逃走了,差点让他的人马被金军俘虏。在这件事上,赵构是越想越气,有想杀人的冲动。在王晨提议要杀这两人后。他打心底的赞成。但因为其他的因素而生的顾虑让他没在第一时间支持,朝廷传来的诏令让赵构明白了这两个人的性命已经没有可以救了,因此也在众将面前表示了刘光世和张俊非死不可。他如此表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