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小时候去乡下爷爷家的暑假,看得老师都想去了。”
这还是康伟第一次从老师这儿得到这么走心的夸奖,又高兴又有点小害羞。
一旁的尖子生于娜,有点小傲娇地瞥了康伟一眼。
“吴老师,为什么班就可以只写一篇读后感,我们就要抄写三遍?”
吴文光哈哈一笑,“谁说班不需要?没看到课文后写了要大段落背诵吗?这下我们进度要比班稍快了。”
“抄写了三遍,你背得怎么样了?”叶慎行也想验证下两方的效果,问于娜。
于娜微微甩了下马尾辫,面对叶慎行这样一个年轻帅气的男老师,脸不由地红了一下,也更想好好表现。
“……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
她开始流利地背诵。
办公室里其他老师也都围了过来,饶有兴致地想要看看两种作业模式的成果。
“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远处的海;我只能、只能……”
背着背着,于娜开始卡壳了。
她锁着眉头,咬着下唇冥思苦想,可越是这样她就越是想不出来!
吴文光笑道:“这才是昨天第一遍导读,能够背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等今天再抄写三遍就会更加熟练。”
其他老师也纷纷表示认同。
一篇文章刚上完第一课,就能背诵到百分之七十,确实可圈可点。
除却于娜本身就是语文尖子生的因素外,被经验认证的课业布置模式也功不可没。
“不是‘远处的海’,而是‘灰色的海’。”
站在一旁的康伟突然出声道。
于娜愣了一下,“你说什么?灰色的海?”
“没错。”康伟点点头。
于娜仔细地回想了下,却有点迷糊,一时无法判断到底谁是正确的。
这个问题当然难不倒语文老师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