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大明烟云 > 第十五节 边关风云

第十五节 边关风云(2 / 13)

上天示警。

通常发生这种事要么皇上下个诏书检讨一下,要么有大臣出来承担一下责任,背个罪名,而朝庭上似乎没什么声音。

鉴于此,朱棣下诏求言。也就是说,他希望朝野明智之士为他找出雷击三大殿的原因。

很快,礼部主事萧仪进言:三大殿遭受雷击是皆因迁都的之故,把国都从南京迁来北京,诸事不便,且大明的皇脉也撂在江南,明孝陵,朱元璋的陵寝在南京,这是大不敬的事。

萧仪没有想到的事,皇上看过奏本,震怒异常,他认为萧仪把迁都与雷击三大殿联系起来,完全是蓄意诽谤,诏令:锦衣卫拿萧仪入北镇抚司。其后未经任何审讯,以“谤君之罪”处以极刑。

关于迁都,朱棣前前后后上上下下讨论了很久,建设都城都花了十几年,现在出这等灾祸怎么可能与迁都有关。

其实,都是朱棣一意要迁,臣下如何敢硬顶,所以谤君这罪倒也是实事。

此事尽然未了,朱棣通过种种渠道得知,萧仪的观点在官员中仍有不少市场,于是又令大让这些科道言官与部院大臣一起到午门外跪下对辩。主题是,迁都究竟好不好,让双方各抒己见。

初十,诏文武群臣尽言无隐,直陈其缺失。十三日,又诏令停止一切不便于民及不是当务之急的工程,免除永乐十七年以前拖欠税粮、课程、盐课、马革等项及永乐十八年受灾地区的粮草。十七日本为万寿节,也因三殿发行火灾而停止朝贺。

永乐没想到的是,他原先以为自己功德奇伟,可竟然还被挑出了这么多问题,永乐十九年不顺。

作为一个历史上留名的皇帝,永乐还是能看清一些问题的,四月二十一日,永乐又命吏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蹇义等二十六人巡行天下,安抚军民,询察所苦。

这么多中央巡视官员下来,目的是为了兴未兴之利,革未革之害。同样也是考察干部,诸司官吏中,枉法害民者罢黜,守法爱民者表彰。

但这一切都还不够,朱棣需要一件大事来彰显

最新小说: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人在民国,从巡警到最强军阀 荒年卖女儿?我反手掏出肉肉肉肉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水乡风云 陛下投降吧,六皇子大军压城了!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三国之风起辽东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