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娃儿们更不用说。他们最喜欢这样的热闹,一刻也闲不住,现编了顺口溜。连跳带窜地跟着板栗的马并排往前跑,嘴里高声喊:“玄武王,迎新娘。骑大马,抬花轿……”
板栗觉得这情形又喜庆又亲切,比葫芦哥哥上次在京城成亲更有意思,因而十分畅快称心。
他笑对领头的胖小子道:“你们这歌儿后面编得不通顺,再编通顺些,我就让他们多多撒喜钱。”
那胖小子约莫六七岁。见王爷居然跟自己说话,一高兴,在地上连翻了两个侧手翻。顿时激出灵感。站起来立即改词道:“玄武王,迎新娘。骑大马,拜花堂。年底生个胖娃娃。子子孙孙福寿长!”
这回通顺了!
所有的娃儿都跟着他唱起来。
围观众人拍手大笑,说都是跟头翻的好,才想这么快。
板栗开怀大笑道:“编的好!撒喜钱!”
魏铁忙命人大把撒果子和喜钱,大小娃儿一齐哄抢,笑声震天。
等队伍走过,大家又笑呵呵地跟在队伍后,人越聚越多,不知几百上千人了。
一时到了周家,也是人声鼎沸,几乎所有的文人和书院师生都聚集在这里;也有的官员是两头恭贺,选择先来周家,然后随着迎亲队伍再去张家。
更有一桩:因两家合计,在田上酒家摆流水席,让全村人今儿都不用开伙,随便去哪家吃,或者去酒家吃。
乡邻们见两家贵客多,便不去打扰,看热闹看饿了就去酒家坐席,吃饱了又出来瞧热闹。奔走相告,谈笑不绝,整个村庄比过年还喜庆。
谁料,下塘集许多人也闻风而动。一是想看玄武王成亲的热闹,也有想来开荤的,更有想攀交情的。因此穷家富户,还有要饭的,来了不知多少。
这些人挤不进张家和周家,只好去田上酒家坐席。
酒家的人为难,说王爷没请街坊哩。
大家都振振有词地说,王爷成亲,他们作为街坊,能不来恭贺吗?便不请,也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