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历史上,官庄曾经是县衙所在,镇子里还有许多遗存的古迹,因此官庄人在心理上总有那么一点点优越感。随着时代变迁,行政区划几经调整,到了近代,官庄就已经沦落为一个集镇,而作为新县城的城关镇,却渐渐成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将官庄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官庄多水,在没有汽车的年代,船运是最便利的交通方式,现在却成了制约当地发展的瓶颈。如今,帮船仍然是联系官庄与县城之间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帮船不属于哪一家船运公司,而是一种民间互助的运输形式,这里的“帮”字可以理解为帮助,也可以理解为结帮成伙。农民到城里购买农药、化肥、种子,购买各种生产生活资料,购买年货,小商贩进货,基本依靠水路。如果每家每户都各自弄一条船,既浪费柴油,也不现实,于是帮船这种运输形式便应运而生。乘客也会支付船费,用于分摊购买柴油和停泊码头的费用,总体来说,船主并不以赚钱为目的。
官庄虽然没落了,但还是个大镇,每天进城的帮船都有好几艘,不像有些小乡镇,有时要等上两三天才会搭上一艘帮船。搭乘帮船的人都是本乡本土,彼此熟识,上了船打声招呼便东家长西家短地聊起天来,旅途倒也不算难熬。只是卢向东今天去人事局报到,穿得非常正式,就和船上其他乘客的装束有点格格不入,并没有人搭理他。直到卢向东大喊了这一声,才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人惊讶道:“咦,这不是卢校长家的东子吗?”
紧接着便有人打起了招呼:“东子,放暑假了?”
侯家集是紧邻官庄镇的一个大村子。虽然叫做侯家集,但全村一千三百多口人,却没有一个姓侯的。当初为什么会有这个村名,卢向东至今都没有弄清楚。卢向东的爸爸卢文进是侯家集小学的校长,妈妈苏惠兰是小学的民办教师。别看侯家集小学只是一所村办完小,教学质量在整个官庄镇却是首屈一指。每年侯家集小学都有毕业生被县城的朝阳一中附属初中录取,而官庄中心小学甚至连续几年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