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都抢着帮忙收拾,洗碗、刷锅、抹桌子。这些村里的孩子年龄虽小,干起活来却一点也不含糊。
二丫反倒什么都不用做了,站在那里看了一会,便对卢向东说道:“下午我没课,要去家访,是几个辍学的孩子。小支书,有没有兴趣陪我一起去看看?”
“行,那我就陪你走走吧。”虽然对二丫总是叫他小支书,卢向东很不爽,但还是欣然接受了她的邀请。
来到尖沟村已一天半了,他还一直没到村民家里实地看过。有辍学孩子的家庭肯定是最困难的家庭,这样的家庭看过以后,他才能对尖沟村的贫困程度有最直观的了解。
…
离开学校,二丫却把卢向东直接带进了田野。
在尖沟村,除了种植水稻,家家户户还会利用田埂、渠边栽一些黄豆、棉花。水稻虽然还没到收割的时候,但村民们已开始在田间地头拾棉花、拔黄豆了。起起伏伏的稻谷中间,不时可以看到村民辛勤劳作的身影。
二丫是本村人,对地里的情况很熟悉,带着卢向东穿过好几块地,忽然蹲在田埂上,双手合成一个小喇叭:“三哥、三嫂,忙着啦。”
都是本乡本土的,叫声哥嫂透着亲热,倒不一定真有什么亲戚关系。当然,拐弯抹角地算起来,沾点亲带点故也不无可能。总之二丫很聪明,这样说话更容易让对方接受。
一个裹着蓝色头巾的农妇从棉花地里直起腰来:“是二丫啊。下午不上课?怎么有空到地里来了?”
二丫招招手:“三嫂,你过来,我跟你说句话。”
三嫂放下背篓,看了一眼站在二丫背后的卢向东:“二丫,你是为了小强上学的事吧。你三哥说了,家里没钱。”
“如果有人肯替你们出钱,让不让小强继续上学?”
“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说话的时候,三嫂又看了一眼卢向东。大概是把卢向东当成了二丫的对象,三嫂的目光中充满了好奇和询问。
“真有这好事。”二丫朝着卢向东指了指,“他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