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也是石头所建,砖房还不到三成。此时,秋收已经结束,正是农民们一年中最清闲的时候。得知一大群陌生人从村子外面经过,许多村民都涌到村口看热门,有胆大的还隔得老远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大致是在猜测这些人的身份。有说他们是当官的,有说他们是来大青山看风景的,还有说他们是山上苗圃的客户。
袁飞舟看到乱哄哄的景象,心里直打鼓。他考虑得已经算是全面了,乡里准备了横幅,调来了计生办的面包车,买好了矿泉水,还准备了丰盛的午饭,唯独遗漏了沿途的长沟村和平沟村,没有事先和他们通个气。偏偏长沟是个小村,村干部他也认不全,连使个眼色都不知道朝谁使才好。
幸亏罗嘉实并没有太多停留,只在村子外面看了两眼,便继续朝山上走去,但袁飞舟还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平沟村。这里的情况跟长沟村差不多,只是村里的石头房子要更多上一些,几乎见不到几间砖瓦房。
萧方正前几天上过山,对这些石头房子也产生过疑问,因此知道答案,便解释道:“罗书记,砖头、水泥运到山上代价太高,所以村民们大多就地取材,用石头搭建房屋。下个月省道开工,到时候运输没有现在这么困难,盖砖房的人就会多起来。”
“哦。”罗嘉实点了点头,未置可否。
大青山看着不高,爬起来却也不轻松,等他们来到山顶时,已经是十点多钟。村口,卢向东带着一众村干部早就守候多时。
袁飞舟四下看了一眼,既没有见到欢迎横幅,也没有见到手捧鲜花的少年儿童,这些都是他在电话里再三强调的内容,没想到卢向东一件也没有办。袁飞舟不由朝卢向东狠狠地瞪了一眼。其实他心里也明白,领导并不一定要求底下人这么做。但你做了,至少表明你对领导调研、视察工作足够重视。这不是原则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有时候,态度问题却比原则问题更加重要。
实际上,接到袁飞舟电话的时候,卢向东正在苗圃。他从苗圃赶回村里,已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