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当然没有标准答案,是个极具争议,那场大讨论最后也没有得出结果。
事后能看出,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价值观急剧变化、转型的时期。人们对生命,对个体的价值有了更多,更前面,更新的看法。所以在这场讨论中,才会有和以前不同的声音。
许安阳对这场讨论有耳闻,他在网上看到过,他心里想,未来的10年,又何尝不是一个价值观将急剧变化的时代呢?
“许同学,有没有什么想法?如果没有的话,那你应该坐下认真听讲,边听边思考才对~”见许安阳一直不说话,王雅曼带着敲打的意味道。
王雅曼对许安阳是早有耳闻的,在她看来,许安阳就是那种有点小心思小聪明,实践能力强,但满身社会气的油子学生。
对于这种人,王雅曼一向认为和自己不是一个世界,所以不想多管他。
只是他作为班长,在课堂上分神,还不知道问的是什么,就让王雅曼有些生气了。
所以,弄个难题来为难一下这小子,杀一杀他的志气,省的以后上专业课,在课堂上会给自己惹麻烦,同时也给其他学生提个醒。
没想到许安阳抓了抓脑袋,道:“我觉,大学生还是应该救人的,不管方法对不对,他的行为都值得赞颂。只是作为个人,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还是应该多思考一下,量力而轻,见义智为。”
许安阳这个回答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而且避重就轻,躲开了最有争议的“值不值得”这一部分。
王雅曼当然不想放过许安阳,道:“那你觉得一个大学生,付出了自己生命的代价,救下一个垂垂老矣的掏粪工老农,它有价值吗?”
一般的学生,说值,也就是说维护了道德秩序,说不值的,会从社会价值角度分析一下,然后说有更好的应对方法。
许安阳不是一般的学生,他脑子已经思考出答案了,他决定引用一下伟人的言论,道:“王老师,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主义在发展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