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很想到船坞去看看,那些大船到底是怎么建造出来的。.建好了之后它们又是怎么到海里的。造船可不能直接造在海上。水里肯定不稳,一艘船怎么可能在飘荡的水面上建造起来呢
跟着那个侍卫在船坞里面七拐八弯的,看那些绳子颤颤巍巍。造船的汉子偶尔抬起头来看我一眼,看完以后就低头做自己的事情。造船厂分为几个区域,区域之间都用模板铺成的道路相隔。我们走在模板路上,可以看到每个区域之间都有两到三个人在监工。
而且我注意到,每个区域的监工里面都有一个东瀛人。要说东瀛人,也就是曰本人跟我们中国人长得差不多,除了丑点,矮一点。但这两样都不是绝对的差别。只是,东瀛人的穿着总是跟我们不同。他们习惯了宽大的,开到肩膀的袖子,还有木屐。就连在这里自己做的草鞋,都是人字拖。
“牟武,你来了。”朱棣对我倒是很客气。若不是我认得他的声音,我都认不出眼前的人是朱棣。就见他一身平民打扮,头上还扎着麻绳。
“燕王,您怎么如此打扮,难道也要跟他们一样亲身上阵造船”
“哦,我大明旱地里打天下,根本就不熟悉海战。水上战力甚至不及前朝。”朱棣笑着说,“所以我请了东瀛人来指导我们修建战船。这种可以在海上战斗的巨船,东瀛人用的最熟练,请他们做指导,可以事半功倍啊。本王也不瞒你,此次经山东攻打都城南京并不顺利,我采纳道衍大师的意见,要从海上攻打江苏。这样也算是双管齐下了。”
朱棣这样跟我说,什么也算双管齐下。他是打过仗的人,明白什么是进什么是退。这水路和旱路一同进兵,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他想的肯定就更没有那么简单了。朱棣本来人手就少,既然他在旱路上走山东就损失了不少人马,又怎么来的人登上海船。最关键的还是海船并不像江河里的船,行驶起来不单单要躲避风浪,还要能辨别航向。不能离岸太远,也不能离岸太近。
这一切的一切都要求有大量的人力。造船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