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背负什么道德枷锁。
刘瑕靠到椅背上,不再释放压迫感,她的第一条策略失效了:任何一个母亲,在听到儿子曾孤立无援,想过用自杀来结束一切的时候,都会本能地感到愧疚,性格固执强硬的,会把愧疚外化为怒火,反而抵触对话,柔软开明一些的则会改变态度,开始认真对话,但不论怎么说,心扉都会因此打开缺口,在愧疚感的压迫下,她们也会因此开始懂得聆听。这正是进谏的大好时机——不管亚当蛊惑了叶女士什么,只要她肯听,有沈钦的生命为筹码,刘瑕都有信心把她争取到自己这边。
但现在,她开始怀疑了,即使告诉叶女士,再度试图操控沈钦的人生,可能会让他再度自杀或是完全精神崩溃,叶女士也不会有所动摇。对叶女士来说,事情一直都非常的清楚简单——她要沈钦去争取滨海的财产,安迪肯合作,就是伙伴,不肯合作,就要消灭,刘瑕也一样,肯合作,她就承认两人的关系,不肯合作……她就也要把她消除,至于沈钦能不能熬过之后的打击,这并不关她的事,沈钦能熬过,按照她的吩咐去做了,okay,很好,如果熬不过的话,她也就当没这个儿子,反正之前那个脱离她意志的儿子,对她来说也和没有差不多。
叶女士是真的面如其人——她其实没有面具,她就是那张面具。老欧洲的,贵族的……活得无视世事变迁并非一种夸奖,在心理学上也可看作是一种偏执,注意力胶着于自我,没有余裕分给别人。
做她的儿子,沈钦有那些心理疾病,并不让人诧异。
“安迪的事,终究属于美国。”她立刻换了个策略,似笑非笑地看向叶女士,不露丝毫挫败,“就说回现在吧,叶女士,不管你用什么手段搬走了安迪——希望你不至于天真到认为,我也会被同样的手段打倒。”
“是吗?”叶女士端起水杯,微微歪头,“刘小姐听起来对自己似乎很有信心?”
刘瑕回以恬静的微笑,但她的心情远没有表情这么乐观:叶女士到目前都还完全没有失去镇定,她还有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