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耕唐 > 第二十六章 天呐,你怎么抓根毛画画?

第二十六章 天呐,你怎么抓根毛画画?(2 / 5)

时用途不是用来灌溉,而是用来浇路。后汉书张让传记载,在东汉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掖庭令毕岚“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

过了几十年后,在三国时期出现了马钧这样一个能工巧匠,他明了不少精妙工具,而且将翻车用于农业的,他乃史上第一人.起因很简单,就是当年马钧住在京师时,有一个园子空着,他打算种点花花草草什么的,但苦于没有水源浇灌,一想心思,把翻车改造了一下,结果“灌水自覆,更出更入,其巧百倍于常!”

在这之后翻车慢慢流入民间,一用就是数千年,直到胡戈上大学的那个年代,还可以在偏僻的农村,见到这种古老之物。

而另外一种筒车,则大体接近于现代人思维中的水车,史书中关于它的记载,只是含糊其辞的说它出现在隋唐时期,没有具体标注出现的日期,甚至还有说法认为其出现在北宋之前不久。

胡戈当年在大学图书馆中所借的一本黄的专业书籍中,曾见过筒车的制造图纸,由于这本书乃是工具书的性质,所以讲述甚是细致,值得庆幸的是,胡戈当时对这种几乎绝迹的水车很感兴趣,并且仔细研读过。

这张黄的图纸上,记载着筒车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最后的辉煌,当时最后一次大规模普及新型筒车制造技术后,便是抽水泵时代的到来。这时,浇灌了中华沃土数千年的筒车渐渐淡出了人们视野。当然,在某些旅游景点你还能看到它的身影,不过此时它仿佛退役多年的老将,只在一旁静静地注视着自己曾驻守千年的华夏大地。(在2o1o年西南五省的大旱中,又见小型筒车的身影)

至于胡戈为什么只打算建筒车而不造翻车,原因很简单,翻车较适合小河小溪,一架翻车灌溉面积远远小于筒车,其需要用人力或者畜力驱动。而筒车则不然,它仅需水力驱动,一架直径二十米的大型筒车可以灌溉近千亩田地,足以供七八户人家田间取水之用了。后世被称作水车之城的兰州,便是以其大型筒车而闻名,听闻现今在西固区新城下川仍有

最新小说: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东宫娇妾 南城亡事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手握百万大军,你叫我废物皇子? 替嫁太子妃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城南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