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贴补家用,一做就是几年,从初中做到高中,从土窑做到轮窑,后来熟练时,一天最多可以做三百来块,当然,这和熟练工人一天做一千块还是不能比的,但对于当时还只有十几岁的他来说,已经是极限了.
就是这几年的业余制砖生涯,让他了解了烧窑的各个步骤,所以这也是他敢在这唐朝,第一窑就烧制十万块砖头的底气所在。
算来,今天已经是胡戈回到永兴村的第十八天了,这段时间屯田司的公务虽然繁忙,但多是收田这些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活计,不需要胡戈天天盯着,见司里的政务已经上了正轨,他跟段尚书和徐侍郎请示了一下,便带着三百砖匠来到永兴村开窑烧砖。
朝廷里管理工匠的机构乃是将作监(将作监有点类似工部下属二级机构,到了宋以后,一度被并入工部),但工匠的调拨手续却要工部司工部司开具,见是胡戈借人,工部司郎中便做了个人情,派了一个精通杂学的九品主事陪胡戈一起下来,此人乃工部有名的小吏兼大匠,名唤袁昭通,字行肆(书友雷厉行客串),家里曾是前朝望族,后来朝堂震荡,烽烟四起,战乱波及,家境败落,这位豪门公子竟沦落到流浪长安街头的境地,后来,前朝大将屈突通归顺了唐朝,过了几年担任工部尚书,偶然得到了故人之子袁昭通落魄的消息,出手相助,将他纳入工部,虽是九品小吏,好歹也算吃上了皇粮。
这人从小出身大家,受过良好的教育,诸子百家都有涉及,但偏偏独爱墨家,他到了这工部也算人尽其才,所以,虽然后来屈突通病死,无人看顾他,但因为其身怀绝技,在这干事的衙门里倒还颇受重视,虽然上进无望,但这袁昭通也是个知足常乐的人物,整天乐呵呵的,并不为官小而不乐。
这些天里,胡戈曾和他攀谈,几次谈话之后,两人心中都在暗自称奇,胡戈没想到这貌不惊人的中年汉子对杂学甚是精熟,竟是一个搞研究的奇才,而这袁绍通也对胡戈另眼相看,原本以为这人不过是来部里镀镀金的过路官员,哪知他嘴里说出的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