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河山,日后青史之上必有此一笔!但需知大义与小节,若大义有亏,日后史书之上未必见得真颜!”
到了卫涛这样的身份地位,又是处于这样的一个时代。真的说起来能够让卫涛忌惮的东西不多,史书倒也可以算是其中。
而在孔融想来,即便是到了这一个地位,而且还是以护佑大汉为己任,那么卫涛的目的就是青史留名。自然要以此为迫。
不过孔融却不知道卫涛两世为人,虽然也有留名青史,让后人崇拜敬仰的想法,但更多还是为着自己的使命而行,相比之下哪里可能为区区所谓史书所束缚?
而且中原动乱,一旦卷入其中,如何能够脱身?
“文举先生。想来你也不会只来找我,这方今天下,真的还有那么诸侯愿意再现董卓逆之举吗?纵然传檄天下,又有几人愿意应之?”
见到孔融如此天真,虽然不愿,但卫涛还是直接言道。
“我卫涛不敢说其他。匡扶大汉之心绝不落人后。然袁家四世三公,纵然有袁术逆徒,也未曾完全耗损其根基。而这一次朝廷诸公所为,皆言自身所想,甚至处斩其令。也有陛下降旨,纵然是我,又如何可言其不是?”
卫涛每说一句,孔融面色就是一白,这些时日孔融虽然是仓皇奔走,但毕竟是名士大儒,桃李满天下,对于朝廷的讯息还是十分清楚。
卫涛所言可谓是句句属实,董承等人最少明面上的确是被天子刘协赐死,其罪名就是谋反大罪,意图劫持天子,其罪诛九族。
为此,甚至刘协将自己的皇后都责问其罪,后一袭白绫直接让自缢身死。
成王败寇,正是如此。
所以这一段时间以来,纵然残存下来的各个忠心朝臣为之奔走,但应和者寥寥,至于一方诸侯根本不见以应。
也就是曹操还算做了承诺,只不过不久之前与袁绍大战,虽然得胜,但曹操根基却比不得袁绍,自身损伤也是不小,加上吕布尚在徐州,虽然这一次没有背后袭击,但曹操却不敢不防,所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