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娣的特色是专门做古代名画题材,每一幅作品均精美绝伦,获得众多名家的肯定。2003年,镇湖的绣品销售收入达到2亿元,刺绣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2000年,镇湖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刺绣)艺术之乡”。
苏州刺绣之所以令人爱不释手,是其品种、造型、图案、画稿、针法、绣法、色彩、技艺、装裱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而针法的运用,是构成绣品各种艺术形象的语言。由沈寿口述、张謇手记的《雪宧绣谱》,汇集了其毕生的绣技经验,归纳的针法有18种,经后人的努力,现已发展到43种。基本针法有:齐针、正抢、反抢、迭抢、平套、散套、集套、擞和针、施针、接针、滚针、切针、辫子股、拉梭子、平金、盘金、打子、结子、拉尾子、鸡毛针、绒、格锦、编针、网绣、水纹针、桂花针、挑花、松针、戳纱、打点、乱针、扣绣等32种;辅助针法有:扎针、铺针、施毛针、旋毛针、刻鳞针等5种;变体绣针法有:迭绣、穿珠、帘绣、钉绣、贴绫、虚实针等6种。在欣赏品绣制过程中,艺人们为更好地表现物体的形态特征,常常是多种针法并用。如绣猫时,毛丝用施套针,眼珠和眼白用集套针、施针,胡须及眼眶用滚针,通过针法的灵活应用,使绣出的物像真实生动、质感毕现。
在苏绣众多针法中,如今乱针绣异军突起,艺人们运用这一针法创作出了许多佳作。乱针绣,又名“正则绣”,系近代刺绣艺术家杨守玉于20世纪30年代在正则女子职业学校授教时始创。这种针法改变了传统刺绣“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方法,采用长短交叉线条,以分层加色手法来表现画面,尤宜绣制油画、素描、摄影为稿本的作品,其作品的艺术效果特别具有质感。经过杨守玉门人周巽先、任嘒闲、朱凤等苏绣名手的传授、推广,乱针绣已成为苏绣的主要绣种之一。作品有《列宁在拉兹里夫河边》、《齐白石像》、《虎丘》、《冒气的池塘》等。在乱针绣的基础上,又创新发展了虚实乱针绣、双面乱针绣、双面异样绣和双面异色异样异针法绣(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