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但终究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家师侄杨戬丢了性命。他们之所以要阻上一阻,只是因为大鹏的部分本源被女帝吞掉,很可能难以成就至强。所以,杨戬也必须要遭遇和大鹏一样的事情,损失部分神人本源,这样一来,佛门和道门就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除此之外,杨戬和大鹏掉队了,这对于猴子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不至于让猴子连追赶的机会都没有。
这便是佛门的谋划,在保证杨戬性命无虞的情况下,适当削弱一下杨戬。
但,但是这种事情,只有玉鼎真人这个师父才知道,丢掉神人核心本源,比要了杨戬的命还要让杨戬无法接受。对于杨戬来说,无法成为至强,宁愿死。因而,文殊和普贤,不是单纯的阻拦玉鼎,他们分明是要杨戬的命。
面对曾经两位师兄,玉鼎给与了最强烈的回应,他拔出了自己的斩仙剑。如果今日文殊普贤非要阻拦的话,不仅仅是连师兄弟都没得做,玉鼎真人舍了性命不要,也要让文殊和普贤中的任意一个,为自己的徒儿杨戬陪葬.
自封神大劫以后,玉鼎真人的斩仙剑便千年未曾出鞘了。作为曾经的同门师兄弟,文殊普贤自然知道此剑一出必要染血。
今日,文殊和普贤之所以会出现在玉泉山,他们其实是带着我佛如来的法旨来的!
普贤菩萨自然不怀疑玉鼎真人的决意,而且,玉鼎真人的斩仙剑对准的正是自己...
然而,文殊菩萨才是第一个转身便走之人。这便是文殊菩萨为什么是诸天菩萨中智慧第一,阻不阻拦不重要,出不出手也不重要,关键是出现在这里便够了,这已经足够表明态度了。
就在文殊菩萨转身的那一刻,玉鼎真人便彻底“无视了”普贤菩萨的存在,因为玉鼎真人深深地知道一件事,文殊一走,普贤便再也没有继续对阻拦自己的理由。自己的命贱,自己徒弟杨戬的命也贱。作为高高在上菩萨,普贤才不会做那和玉鼎真人一换一买卖,一个杨戬而已,还不值当普贤这样做。于是,玉鼎用自己积蓄到顶峰的斩仙剑意,对着人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