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是培养陆军军官的学校,军装采用淡绿色,都非常合体,戴上军帽,系上腰带,显得非常精神。
此时五十八岁的孙中山看着这些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穿梭在校园中,仿佛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这位“起共和而终帝制”的一代伟人老了,虽然也有过二十多岁的时光,但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现在必须要抓紧时间培养未来的栋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薛林也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着使命,尤其是考上了黄埔军校,军校大门两侧的对联深深的印在了薛林的脑海当中,他要利用自己掌握历史的这个优点做点什么,不知道他的一举一动会不会改变历史,但只要能让中国少一些苦难,做什么都值得。
回到宿舍,众人都围坐在一起开始高谈阔论,虽然宿舍比较简陋,都是木制板床,但这丝毫没有影响青年们的热情。因为是第一天,课程还没有开始,主要是熟悉校园和领取物品,闲暇时间这些有志青年就开始探讨未来与理想。
看到薛林进来,陈庚让薛林马上过来参与讨论,并问薛林对国民革命的看法。
薛林坐下来,觉得有必要透漏一些历史的大趋势,以免这些人太过狂热。
“我对国民革命并不乐观。”薛林上来就说了这句话,众人都一愣,但都没有打断他。
薛林继续说:“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消除旧军阀,解决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中国若要自强,必须统一,结束军阀割据。但眼下,乃至未来几十年,军阀割据的现象都不会彻底根除。这将严重制约中国的发展,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断言,两年后一定会北伐。”薛林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他对这段历史很了解,知道越往后时局将越发艰难。
众人都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
薛林的这番话显然是给这些热血青年的头上浇了一盆凉水,这些有志青年可是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进黄埔,别说结束军阀割据,就是灭了日本的信心都有。
“薛兄未免过于悲观了。”说这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