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会抛弃左派与右派而投入日本人的怀抱。
汪精卫的性格本身比较懦弱,没有坚定的立场。
“汪精卫为什么要离开上海?”这天美琪子来看望薛林,问了薛林这一句
薛林微笑道:“他不走也不行,中山舰事件之后,汪氏被蒋氏所迫,竟不能在广州立足,只好抛开一手总揽的党、政、军大权,而避往武汉。今幸北伐胜利,武汉中央请他复职,正是千载良机,他自当速回武汉。他和蒋氏斗法很久,吃亏已多,现在在上海一无凭藉,自然不敢和蒋氏盘桓。”
“你们中国人可真复杂。”
“那你还找中国人当老公?”
“我……,你以为我愿意啊。”美琪子说完倒是有些害羞了。
“现在后悔晚了。”说罢,薛林把美琪子抱在怀中,又是一番爱抚。
再说蒋介石,根本就没把和汪精卫达成的协定当回事,汪精卫走后马上发布总司令部布告,要工人武装纠察队与工会一律在总司令部的管辖之下,“否则以违法叛变论,绝不容许存在”。
5月23日,蒋介石指使吴稚晖、白崇禧、陈果夫等组织上海临时政治委员会,规定该会将以会议方式决定上海市一切军事、政治、财政之权,以取代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后成立的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
下午,蒋介石发布《战时戒严条例》,严禁集会、罢工、游行,并成立了淞沪戒严司令部,以白崇禧、周凤岐为正、副司令。
与此同时,蒋介石又利用政治欺骗手段麻痹群众。他对上海总工会交际部主任赵子敬和上海工人纠察队领导人徐文思说:“纠察队本应武装,断无缴械之理,如有人意欲缴械,余可担保不缴一枪一械。”
可恨的赵子敬竟信以为真,而徐文思现在也没了主意。
蒋介石还派军乐队将一面写着“共同奋斗”4个大字的锦旗赠送给上海总工会纠察队,以表示对上海工人的“敬意”。蒋介石在一切部署就绪后,离上海去南京,由白崇禧等监督执行其反革命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