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那你一定对苏州城里的一切都很了解吧?”
虽然冯谦对凌枫的问题感到莫名其妙,仍回答道:“嗯,我从小便在这里长大,除了赴京赶考过,再没有离开过,所以这里的一切我都熟悉的很。”
凌枫接着道:“那你觉得今年苏州的天气如何?”
冯谦摇摇头,叹气道:“唉、今年怎能比得上往年,今年大涝,有些地方还发生了洪水,因此有不少农户种植的庄稼都颗粒不收。”
听冯谦所说今年应该是大涝之年,凌枫知道大涝之年不可能会有那么多的粮食的,再加上现在是宋代,没有现代社会那么多的化肥农药跟现代化机械,单单凭借着农民百姓的双手跟耕牛又能产出多少粮食呢?产的粮食除去朝廷征集的赋税,还会剩下多少呢?再被梁文天强加上的几倍赋税,肯定是供不应求的,要知道那可都是老百姓自己的口粮啊,他们是最辛劳的人,到最后却可能连一粒粮食都吃不到,不知道因此又要饿死多少人?
凌枫坚决不容许这样的悲剧发生在自己的面前,既然自己有能力去更改,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他握起毛笔蘸着墨汁在宽大的纸上写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民以食为天,自今日起苏州城内百姓赋税全免。’凌枫以前就经常练习书法,没想到此刻还是派上了用场,看着自己写下清秀的字迹,莫名的笑了笑。在砚台的旁边放着一块硕大的玉印,凌枫心想这应该就是官印吧,拿起来一看果然是苏州知府的官印,还挺沉的,看来一定是上好的玉砌成的,于是拿起来朝着纸上扣了一个大大的官印。
凌枫抬起头来,笑道:“冯谦,你过来看看,我写的怎么样?”
冯谦走了过来,他开始只是看了一下上面的字迹,发现写的颇为流畅,如行云流水一般,当他再回头看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上面的字义是要减免苏州城全年的赋税,不禁有些吃惊地看着凌枫,不解道:“大人,您这是要减免赋税?”
凌枫笑而不语,他低头将诏令卷起来,下令道:“冯谦,现在我就命你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