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在开国之初曾经在午门郑重其事的立了一块大铁牌子。上面写的一行郑重其事的字:后宫及宦者不得干政,逾者斩。
这块铁牌的有效期,也就在高皇帝执政期间。不得不说,大明朝出了太多重量级的太监和宫妃。太监就不说了,刘瑾,王振、魏忠贤等人,都是大腕,后妃里,如前期的万贵妃,后期的郑贵妃,也都是笑傲后宫,叱咤风云的人物。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规矩在制定规矩的人仙逝后,也便不再是规矩了。
凡事都有两面性,都是双刃剑。同一件事,或者有利,也就有弊,说到太监干政,就不得不提一下,成祖皇帝时候,靖难之役中立有大功,后来用亲提一支宝船舰队七下西洋,威震海内外,扬尽大明威风的内宫监首领,三宝太监郑和。至今,据说国内最牛的船还叫做“郑和号”。
后妃是老婆,太监是奴仆。就看这个皇帝能不能合理搭配这些关系。成祖无疑是成功者,后来的大明皇帝们就稍差些。一直到魏忠贤的出现,达到了顶峰,整个朝廷一片乌烟瘴气。
庆幸的是,现在的张皇后,后来的懿安皇后,是一个好人,一个毫无争议的好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后果实在是不能设想。祖宗的规矩,应该是防小人而不妨君子的。
张皇后每天的生活比较枯燥乏味,皇帝也算是喜欢她的了,可是似乎天启更喜欢木匠活。白天难得见到他的影子。也无非就是给自己找乐子玩。跟贴身的宫女逗个纸牌。自己看看书,弄个女红之类,倒也自在。
这天上午,她在和自己的宫女们闲聊。所有的坤宁宫宫女都认为,皇后是个难得的好主子。知书达理,脾气好的不行,从来待下人都是那么宽仁。
一个太监进来通报,说是信王殿下驾到,求见皇后娘娘。
皇后吃了一惊,她当然知道,这个信王殿下就是天启的弟弟,被封为信王的朱由检。明光宗朱常洛有七个儿子,长大成人的只有皇长子朱由校,也就是天启。然后就是皇五子信王朱由检,他后来的称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