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3 / 7)

就只能默默忍受吗?”

“得修德!”

淳于越一脸严肃,中气十足道。

赵晏感觉有点想笑。

今天这帮子人上了朝就一直针对自己,左一句修德右一句修德。

咋的,你们是修德居士啊?

感觉到赵晏的不屑之意,淳于越面容肃穆道:“《洪范》有云: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曰晰,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曰咎徵: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

“自古以来,君主毓施政天下,须先修德。纵观过往,君主德行有亏,上天定以天时示警。子曰‘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便是此理。”

“如今,公子穷奢,致关中百姓遭灾。可吾观公子言行,却丝毫不知自省,反而欲以人身衅天道权柄,此乃错上加错之举,恐有大祸啊!”

淳于越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引经据典,看起来有理有据。

就差指着赵宴的脸骂他是一条道儿走到黑了!

对此,赵宴嗤之以鼻。

他知道,“天人感应”的说法,并非董仲舒原创。

实际上,早在孔子时期,儒家就信奉天人感应的理论了。

孔子认为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的变化,所以他写了《春秋》,里面记录了许多春秋时期的重大灾祸,说“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又劝国君“正刑与德,以事上天”。

后来,同样是儒家典籍的《春秋公羊传》更是明确指出,齐国曾经遭受大旱,是因为齐桓公晚年昏聩失德,所以才会让上天降下灾祸示警。

这种说法,在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眼中,简直是无比荒唐!

可是,在古代,上至君王,下到百姓,没人不接受这一套的。

董仲舒靠着这一套,舌灿莲花,把刘彻忽悠得找不着北,最终实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标。

而到了后世,皇帝们动不动就下个罪己诏,也是出

最新小说: 手握百万大军,你叫我废物皇子?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城南政北 南城亡事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东宫娇妾 替嫁太子妃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