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一个联络点,甚至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联络点。她心里的想法是,如何通过这个联络点,与台湾保密局恢复联系。不仅要得到新电台,还要获得经费。这是她到香港来的两个主要目的。
但直接找上门去,肯定是不行的,尽管顾尚宾也在里面。如果她受到里面人的怀疑,不仅不能建立联系,甚至会丢掉性命。
右少卿向附近观察片刻,就注意到41号的斜对面有一家小旅馆。她很快就在这家小旅馆的顶楼租了一个小房间。站在这个小房间的窗前,她可以看见41号外面的大致情况。
右少卿一连在这个小房间里盯了三四天,终于在这一天的傍晚看见顾尚宾从这栋小楼房里走出来。她略略地考虑一下就明白,只有盯住这个顾尚宾,她或许可以找到和台湾保密局建立联系的办法。
这天夜里一点多钟的时候,她跟着顾尚宾在九龙一带绕了一个大圈,终于跟着他从天星小轮港口上船,到了香港岛,最后到了告士打道的“德利”渔行的外面。
她到达的时候,左少卿和于志道刚刚乘车离开不久。
到了这个时候,右少卿心里的疑虑更加浓重,几乎到了化不开的地步。第一,顾尚宾在九龙绕了那么大一圈,才到了这里,显然是为了躲避跟踪。第二,她在“德利”渔行外面观察到,这里同样有超出异常的警戒。她心里的疑问是:为什么?
旁观而言,左少卿和右少卿,这两个特工行里的顶尖高手都到了这里。她们心里都有同样的疑问:为什么?
相比较而言,左少卿心里的疑惑更清楚一些。新华社香港分社外面的紧张气氛;于志道说中共那边出了大事;冯顿的谨慎,还有他可能有的“中共背景”;尤其是出现在“德利”渔行的陈荫堂。左少卿凭直觉,判断他是从台湾保密局派来的。所有这些情况综合起来,都预示着,香港这里确确实实正在发生着一件“大事”。
左少卿最为犹豫的是,她是否要插手其中。她插手其中有利还是有弊?其次,是她如何插手其中,能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