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大明官 > 第一百零七章 聪明人的对手戏

第一百零七章 聪明人的对手戏(1 / 5)

() 趁着方应物一时无言,刘大学士又语重心长道:“你这种行为,可谓是开卖直风气之先。今后若言官科道群体效仿,而制衡又极难,我大明庙堂无宁rì矣!”

这一句话,又把方应物的戳中了。

作为jīng研明史的穿越者,他当然知道,明朝有一种很恶劣的风气,那就是刻意卖直邀名,越到中后期这种风气越泛滥,尤其科道言官势大难制。

那时一些大臣为了所谓的“名”,什么举动都做得出来。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刻意触怒天子,求得廷杖,然后便得意洋洋,自诩青史留名,以此夸耀人前。

方应物隐隐约约记起,好像这种风气的苗头,确实起自于成化年间,原因大概是成化天子毛病非常多,但又很手软不会杀人。

不过这刘棉花的眼光,近乎妖孽了。确实是见微知著,那样的一两百年趋势都能看得出来......

这更让方应物不能不服气。作为历史研究者,他当然明白,一个人身处历史洪流中,大都是当局者迷的,看出未来趋势的难度之高无法想象。

细想起来,自己这几rì的行为确实与后世那些卖直邀名者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人为的故意制造名声。

难道因为刘棉花这一句定xìng,就把自己打成大明朝刻意卖直的祖宗、恶劣风气的开端?

思路险些被带入沟里的方应物猛然又发现,几个回合下来,自己彻底落了下风。这种经历也是第一次,眼前此人比商相公、王恕那种君子型大佬难缠多了。

这样下去不行,虽然不知道刘棉花什么目的,但必须要振作起来。不能表现的如此窝囊。导致气势上被压得死死的。

方应物在脑子中迅速将刘大学士的生平事迹回想了一下,顿时有了些思路,便开口道:“老大人目光如炬,洞鉴烛照,晚生钦佩。不过就算晚生刻意求名,那别人也是肯相信的,说明还有人心支持。”

随即他话头一转,又道:“其实真正该怕的是,就算想卖直求名也没人会相

最新小说: 手握百万大军,你叫我废物皇子? 姜小白不当皇帝可惜了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在下崇祯,我为大明续命五百年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 从草莽皇子到千古一帝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东宫娇妾 替嫁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