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不懂行,对于翡翠的价值取向有一定偏差,说白了,一般的翡翠商人是以商人的目光看料子,而他们,完全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其中价值,所以敢随便出价钱,这是一种志在必得的豪气。而珠宝商要考虑的元素很多,成本,去缅甸的路费,生产出来价值多少?等一系列的因由都必须放进去,出价保守谨慎就是必然的。以前,一个翡翠商人募集到了一亿资金就算是特别了不起的,现在动辄就几十亿元,翻了好几十倍,原来平衡已经倾斜了。
这种故意的人为资金流入,冲击着整个翡翠市场,且来自全国的新手都涌入广东云南等地,店家也无法辨别这些人是来自何方?
这种游资进入市场,也源于中国人对于翡翠的特殊情怀,古时候就有“和氏璧”的美传。
再说句难听的,以前这种玉石生意看的就是眼光,现在呢,眼光是次要的,你拥有一个雄厚的资本才是最重要的。
资本贫乏的商人想要囤货,又怕崩盘,到时候资金回转不,下一季度的料子买不成了,大多数人都抱着先看看再决定的想法。可冯四叔曾经说过一句话,现在的翡翠毛料市场都快跟上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了,你今天去的时候是两万,一周后去看指不定的就变成二十万了,市场呈现逆势走向。
玉石之王的名头不是盖得,她的稀缺性决定了她的价值。
冯宝宝虽然同意洛洛的说法,可还是很愤愤,“资金是一回事,这黑心的当地人又是另外一回事,还会用贴假皮的方法来忽悠人民群众。”翡翠贴片是一块厚5到6毫米的玻璃底,水底,经过掏空、涂色等一系列的处理,让买家觉得……这块原石内有绿。
据说,有点经验的,会想用小刀去刮原石,当地人会出手阻止我们的打假行为,表示放弃交易,总体来说,这种方法就是用来骗骗那些刚入行的小盆友罢了。
“造假这是避免不了的,我们只需要擦亮眼睛不中计就行了。”
洛洛笑嘻嘻的说完,语中的意有所指冯宝宝自然是明白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