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接也不是,觉得十分为难。他们觉得伸手接过这两个金元宝,好像是受人施舍一般。
这真是:
老人面前,黄金失色;
古驿路上,义薄云天。
相持半天,李尚对李雷说道:“大哥,既然如此,我们先将金子收起,帮公子收敛老人吧。”李雷道:“也好。”说着接过金元宝,让李灶先保管起来。李雷对王老汉的儿子道:“公子,金子我们已收起了,我们快将你父亲抬回村里吧。”王老汉的儿子说道:“我们村里的风俗习惯是人死在村外,就不准再进村了,只能在村外设灵棚祭奠。”
有诗叹曰:
山悲水痛飞云泣,驿树哀嚎秋色凄;
长恨魂归遭冷遇,排排鹤泪洒河堤。
且说咏公大师告诉包大人道:“就这样,他们找村里人抬出老人早已准备好的棺材,就在路边将老人入殓了。灵棚也就设在路南的河堤上,四周村里有不少人去上供祭奠老人,人们都交口陈赞王老汉拾金不昧的高风亮节。碛口三英,请来几班乐人,道士,我们寺里的僧众也是碛口三英请去的。他们定于今天安葬老人,碛口三英还出银子在路边为老人修了一座祠堂,表彰老人拾金不昧的精神。”包大人、杨将军、陈知县他们听了都敬佩赞叹不已。
有《西江月》为证:
亮节清清明月,高风淡淡秋光。红烟翠雾卜家庄,坐化王祠路上。
松柏森森滴翠,山花烂烂生香。行人拜后敬犹藏,爆竹一声绝唱。
且说包大人、杨文广将军、陈知县他们离开崇胜寺,又随老住持咏公大师来到那偃月温泉池边,观看那温泉古池。只见那温泉古池在虎头山西沟,清真观东侧。那古池是弯弯的形状,清澈见底,水上冒着热气,夜晚看去像弯月落在山间。古池周围居民云集,一律古色古香的唐代建筑,温阳县有名的两家**“万花楼”“迎春院”也在这里,琵琶玉笛之声传来,莺燕之语相闻,正如那敦煌曲子词《望江南》写的一般: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