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似前文所提妙普大师便有此能,极西之地为表尊敬,每百年菩提寺便有两个名额可免试去中州。
转山转水,因果难寻。这一年距百年大比还有整整一十二年,菩提寺外山水潺潺,偶尔有几只黄莺鸣叫,传到四周,映着夕阳,景色一片宁静祥和,为佛地平添几分庄严与肃穆。
寺内众僧各司其职,或担水煮饭,或习武晨练,然而寺内长老却并不平静,上一任传功长老大限将至,似窥未来之景,一念至此,召集寺内高层,当众舍命推演一番,耗费十年生命脑中闪过一景,随即高声喊道:“慧聪师弟,速速前往中州,有缘者自会随你而归,切记切记,不可强求,带回之人交予普渡师侄收留,切记,切记。”
“师兄,普渡他……师兄!师兄!”慧聪前一句话未落,便见眼前师兄慧明气息全无,坐化归西了。“普空住持,执寺规!”说完,已是老泪纵横,哽咽不止。
“是,师叔!清定,清法,抬慧明长老遗体至天葬台!”普空双手合十,口念佛经,高声说道。
“是,住持!”清定,清法二人抬着长老的遗体向平原幽谷走去。同一时间,寺内钟声齐鸣,声音低沉,悠扬不止,为寺内得道高僧坐化独有的钟声。钟声响起,寺内僧众皆止,齐赴天葬台参加坐化仪式。
“哪位长老坐化了,为什么钟鸣之声如此之长?”
“噤声!听说是位太上长老。”
“太上长老中只有慧明长老临近大限,可依然有十余年寿命。”
“我等也不知,且听住持要说什么。”
慧明长老,虽是上一任的传功长老,可坐化前并无空闲,前文提到的普渡大师是这一任的传功长老,然而普渡性格怪癖且暴烈无比,经常动手伤及年轻弟子,长老们为此也头痛不已,只能请出慧明长老暂待其传功。
因此,即便是年轻弟子也熟识慧明长老,众弟子对这位年长的僧人也是爱戴至极。
普渡僧不仅性格怪癖,行事规则也令人费解,他不曾收下任何一名弟子,因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