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上足以并力,一致对敌。我国古代许多军事家都留下治军有方的佳话,如孙子、吴起、司马穰且等,而韩信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的治军能手。民间还流传着许多韩信严谨治军的传说,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许多文学艺术作品也有韩信严格治军的生动描绘。
北冥玉熟演兵法,融会贯通,这为韩信治军提供知识保证。韩信在治军方面努力践行《孙子兵法》“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思想和《司马法》“仁、义、礼、让”的精神,所以,韩信率领的军队都是组织有序、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并且都是“仁义之师”,经行各地皆受到老百姓的爱戴。韩信帐下重要谋事蒯彻正是因为见韩信善于用兵,治军严谨,能成大业,才投身到韩信麾下。《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还有韩信整理兵书、著作兵法、修订军律的记载,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为韩信长于治军提供重要佐证。
战争是智慧的较量,更是力量的竞逐。孙子对军队管理和训练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认为“兵众孰强”、“士卒孰练”,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两个基本因素。事实上,离开一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军队,在战场上要取得任何胜利都是不可能的。韩信卓越的军事谋略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军事实力基础上的。井陉之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此战,韩信率领的部队是新募之卒,如韩信所言是“驱市人而战”,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却进退有序,潜伏无形,攻则必取,战则必胜。显然,如果不是韩信长于训练军队和善于统驭士卒,这支军队是不可能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的。由井径之战,我们既可领略韩信用兵如神的智慧,也可管窥北冥玉治军如神的风采。
“争胜于白刃之前者,非良将也。”攻期于无战,战期于无杀,不战不杀,却能使敌人不得不自甘屈服,实为军事斗争的无上妙谛。但这种十全十美的胜利不可能毫不费力,唾手可得,它必须通过高妙的运筹和艰苦的斗争才能得来。在战前作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同时,还必须运用伐谋、伐交等手段,同敌人进行曲折的较量。这样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