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四者无非由内而外,由小见大。”
“五德学问也由此阐发,修自身之五德,感天地之五常。”
听到倪神月的话,不少大儒露出深思之色。
有两位学识渊博、道德高深的大儒隐隐触动,似乎摸到真正的“儒圣”门径。
“天人感应?”彭禹目光微冷:“先生以为,儒门修行到最后,也绕不开与天地共鸣?”
“正是。”倪神月欠身道:“修五德品格,成就内在。再以自身感应天地,与自然五行契合。这便是儒圣了。”
“如此一来,和仙君又有何区别?”
“区别在于道。仙道之君,以己合天,行的是天道,掌天心运转。而儒道之圣,修的是人道,以人心感天心,引动天人交感。”
“但仙道也有‘天人合一’,你又如何知道,仙君之心只有天而无己?”
“仙道且贵,性命双修。而我儒门……”倪神月话语间有些为难。
正在此时,惊雷般的洪亮声音响起:“天地以五行而生,木主生为春,火主长为夏,金主收为秋,水性藏为冬,土居中而成后土。”
五道惊天气柱冲霄而起。
彭禹有感,起身来到窗边。
终于开始了?
身后大儒们纷纷议论:
“看方向,应该是三殿下?”
“三殿下证道了?我儒门终于要有一位真正的儒圣了?”
“你们快看,那五道气柱中有字。”
众人以慧眼望去,五道千丈气柱各显化一枚道文,分别为:仁、义、礼、智、信。
五德?
众人低声议论,有几人忍不住去看彭禹,暗思:六殿下找我们讨论五德,如今三殿下证道也依循五德。倪大先生的儒圣阐述中,也把五德视作儒圣修行的敲门砖。莫非此中另有深意?
彭禹摸着下巴,掩去嘴角的微笑。
折腾吧,反正基本盘被我掀了,看你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