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怜说:“看来老货没商量,目前唯一需要确定的是,款是否后加。”
八字款为:洪武三年,二十八营。
其中营字为简写,跟现代写法一样,也是草字头,而不是惯三个火字。
张天元找了资料,唐代以后,就有“营“字的写法,看来眼前只能解释成当时的工匠比较繁忙,镌刻自然采取简写。
可是如此草草推定,还是不准确。
张天元倒是无所谓,因为鉴字诀告诉他这的确是真玩意儿,可柳怜却不放心,非要把这事儿搞清楚了。
主意是想出来的,活人不会被尿憋死。
为了确定这东西的铭文是不是后刻的,柳怜决定带着这东西去一趟韩城的某拍卖行,她在那里有朋友。
说实在的,这事儿让张天元有点尴尬。
收藏界最顶尖的鉴定师就在这里,你怎么还去找别人鉴定啊。
不过他也知道柳怜是好心,因此就陪着柳怜去了一趟。
拍卖行聘请的专家一般是有眼力的,把关拍品真假是维护拍卖行信誉最重要的环节,绣花枕头似的博物馆专家难当此任。
其实好多拍卖行卖假货,多是内部人员或者利益博弈所致,而且在哪里都有一帮人,长得是上当的脑袋,甘做天生的傻瓜。
拍卖行的两位专家看货后,一致称赞“东西不错”。
其中一位并不认识是铜炮,另一位却很明白,一口说出是铜炮,比划着做示范,怎么加药,怎么放炮,讲得眉飞色舞,舌头倒要掉下来了,当场确定给上拍。
“想拍多少钱?可以做一下。”
“这是带款的!”柳怜提醒他。
“知道!款是早期工匠用錾子‘掇’的。”他解释着,“有款,起拍价也不能定太高,因为这东西太冷,买家多不了,卖出卖不出都不好说。”
不抢手的冷门货是不易上拍的,硬拍只能卖货人吃亏。
拍卖价之所以创新高,是争抢的人多,在热情鼓动下,买家竞相出价,才能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