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满意。说起来老周欠了邓某人人情,接收原本属于城北区的地盘,按理说应该很顺利,周益铭毕竟不是傻瓜,偏偏出了差头。
高科技工业园位于江滨市东北远郊松江和阿林河交汇处,和威虎山会所隔阿林河相望,和江湾镇隔松江相望。威虎山向西是铁路,按照市里边和工业园的协议,铁路以东全部划归工业园管辖。
按理说如此划拨对城北区极为有利,之所以城北区在江滨市县市区中位居末流,最重要就是铁东街在拉后腿。铁东街也是江滨市最大的街道,甚至比商业区城坊区整个区辖面积都大,按照当地人的说法,纯粹是大破烂!
又大又破烂是铁东街最真实的写照,整个铁东街几乎都是盐碱地,只不过工业园附近更明显。而过了威虎山会所之后,被棚户区覆盖的区域不那么扎眼罢了,不是盐碱地消失了,而是被居民区覆盖。
历史上铁东街就是棚户区,多数都是闯关东的老百姓最早落脚点,和江北区比起来,这里毗邻市区不用跨越松江,靠打工维持生计的老百姓,生活成本更低。只要生活好一点,这里的人们都会第一时间选择离开,到更好的环境居住。
和铁路对面的奢华比起来,铁东街就像是从上个世纪穿越来的飞地,除了有限的几座建筑物,全部是低矮的平房,很多都是土坯建成的。这里人口流动性大,行政管理成本极高,却偏偏不受老百姓待见。
整个铁东街包括上下水在内,基础设施建设极为落后,绝大多数街道排水靠露天沟渠。实际上那些沟渠经常被杂物堆满,夏天的时候雨水肆意横流,连旱厕里边的粪便都会涌上路面,让当地居民苦不堪言。
老百姓一次次向省市两级政府反应情况,只是最底层的老百姓呼声,注定无法得到官僚的关注。兴安省的传媒,似乎群体性失声,铁东街的落后面貌从来不会见诸报端,更不要说电视媒体。
最初成立高科技工业园,杨辰东就是要彻底改变铁东街的落后面貌,离开之前杨副书记就曾经嘱咐邓华,一定要把铁东街的经济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