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换做是各地市的领导,甚至省级层面的领导,听了这几位的名字都要心旌摇曳。
除了陈炳芳先生以外,那几位是江滨市高科技产业园的顶梁柱,没有廖氏集团、谭氏集团、南国电工和郑和航运集团,也就没有高科技产业园的辉煌。
陈炳芳对田司长不感冒,却紧紧握住邓华的手:“谢谢!非常感谢!老朽欠邓先生天大的人情,陈家族裔得以保全,全靠邓先生帮忙。以后邓先生但有差遣,陈家子孙无敢不从!”
“陈先生太客气!那时我该做的,说起来郑先生才是做实事的,您更应该感激郑自然先生!”
凭借重生人士的先知先觉,邓华一再向陈先生提醒印尼局势,可惜老陈古板守旧更是相信自己在印尼官方的人脉。结果当灾难来临的时候,陈家几乎陷入灭顶之灾,还是邓华布置了郑和航运集团的船只,事先等在海上,及时把陈氏家族整体搬迁回国。
郑自然可不想贪功,他哈哈一笑:“别往我脸上贴金,郑某人事先不知道发生什么,怎么可能把商船停在外海?说真的,老郑相当佩服邓先生未卜先知的能力,我很想问一句,邓华先生认为朝阳产业是什么?”
不止郑自然有感慨,廖老才是感触最深的,廖光福手抚胡须笑道:“事实证明老朽听从邓华的产业都赚钱而且是赚大钱,从东南亚撤资到投资江滨市,是廖家新生的起点,邓华当初所说的再造一个廖家不是梦想!”
近乎被忽视的感觉让田司长很不舒坦,没想到小邓同志居然成为主角,看来在座的各位企业家都是他的老相识。就听邓华说:“我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执行者,田司长一直在发改委工作,对经济前瞻远比我更内行!”
“哦?”阮董梅芳举起酒杯,“既然田司长是个中高手,不放给我等指点迷津,让我们聆听教诲!”
演讲田建辉真没有准备,不过想起邓华递交的文件中提到的:“发改委有关专家做过分析,文化产业、生物工程、网络科技公司和旅游业都将是前途远大的产业。如果各位有兴趣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