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度,”李武终于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外面销售的没有当年酒,都要在这里窖藏三年以上,让酒中的浮躁气沉淀下来,喝着才有味道。”
说实话邓华有点失望,就算想过这里不可能有多大的产量,还是没想到只有三万五千斤窖藏:“产量太少了,不扩张仅仅是因为生产能力吗?还是因为销售不出去?昨天喝过高副主任拿去的巫酒,口感很不错,不应该没有市场。”
“祖传手艺很难增加产量,”李文厂长双手捧上一杯五十二度六年陈酿,“这是昆仲酒厂窖藏时间最长的,因为产量有限,所以窖藏不多。巫酒面对的顾客以周边船工力工和农民为主,售价有限利润很低,想要扩张也没有足够的资本。”
三万五千斤窖藏三年流转一遍,也就是说每年产量不超过一万五千斤,这么点产量着实入不得方家法眼。即便是在古城县的时候,这种小作坊也难以让小邓同志,可是今时不同往日,白鹿镇有几个企业不假,有拳头产品的还有谁?
也许巫酒就是白鹿镇的一张名片,邓华拿起酒杯小饮一口:“酒是好酒,如果贤昆仲安于现状,酒再好也只能那么点收入。为什么不提高产量?资金不够可以融资,你们可以用现有酒厂和技术入股,引进民间或者政府的闲散资金扩张产能。年产量一万多斤的酒厂创造的财富着实有限,连让二位成就土豪都做不到,更不要说造福一方。”
“引进资金?”李武和李文面面相觑,心里像是打鼓一般,“县里要吞并昆仲酒厂?”
吞并?邓华愣了一下随即叹口气:“难怪二十年的酒厂只有如此规模,小农意识是你们干企业的大忌!想要发展企业首先要有宽阔的胸襟,沿海沿边经济区那些乡镇企业之所以大踏步前进,首先就是他们有进取精神,更有广阔的胸襟扩张企业股份。手工作坊的时代早就过去了,没有现代化企业生产模式,巫酒迟早要被市场淘汰!”
“是!是!”
二位厂长唯唯诺诺,只是眼睛里的防范任谁都,邓华不知道昆仲酒厂的历史。这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