弛挝城的城主叫叶咨岷,他是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城主之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水峪诸城的城主之位早就各有一套传承方法,有的是公投选举,有的是文武选拔,有的子承父业,弛挝城一直是世袭制。
不过,无论哪座城市,只要城主失去民心,城中的居民有大规模公然反对、抗议、并向水峪一族提出申请的,水峪一族就会派人出面调停,如果证实是城主失职,就会将其罢免。有了这套方案,无论谁做城主,都要顾及民意,不敢失却了民心所向。
宫谏葺虽然和叶咨岷拉不上关系,但和叶咨岷手下主管城防的卫队长宁乐来往甚密,因此,他就动起了这位卫队长的心思。
卫队长在弛挝城的权力极大,不但负责城防、治安,还有调停、调度的权利。宫谏葺于是重金收买了宁乐,让宁乐出面,帮助自己争夺韦羯的房产。
因为水峪一族强调和平,因此,水峪部落地区早有习俗,一旦各方有了冲突,尽量文争解决冲突,实在要武斗,也一定确保要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不然,万一水峪一族一出面,冲突各方就没好果子吃了。
所以宫谏葺就篡改文书,把当年韦羯卖给他半条街道房产的契约内容修改为整条街道,然后以此向卫队长提出房产诉求。
他的文书是假的,韦羯当然不承认,并用自己手里的文书证明,双方各执一词,卫队长正好出面调停。
宁乐认为,双方的文书都是真的,内容却大相径庭,因为不准武斗,因此判他们文争。双方既然都是主要经营丹药、法器和符篆的,就从这三方面进行比拼。
如果韦羯赢了,则这条街道维持现状,并由宁乐出具最终归属权的文书,如果宫谏葺赢了,则整条街道都归他所有,但鉴于双方文书的差异,他要付给韦羯这半条街的买地费用。
这调停的方案看似公平,实际上宫谏葺为了这比试早就有所准备,韦羯是有输没赢,因此,基本上是输定了。
韦羯知道宫谏葺一定是和宁乐狼狈为奸,只是自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