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了过来,也自知是理亏在先,蹲下的身子先直起来,而后微微弯腰拱手施了一礼:“在下袁熙,舍弟袁尚,家父是渤海太守袁绍。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那持枪少年见到袁熙这幅样子才微微动容,把气火压了下去,抱着枪拱手还了一礼:“吴郡孙策。”
这持枪少年孙策刚报过家门,身后那名方才还在帐门口的少年已经踱步来到袁熙与袁尚身前:“在下孙权,家父是长沙太守孙坚。家兄方才有所唐突,让二位公子受惊了。”
对于拥有一段近两千年后记忆的袁熙而言,孙策与孙权这两个名字是毫不陌生的。至少这两个名字所代表的作为,比自己这个“袁熙”要大的多了。面对这样的“历史名人”,袁熙自然也少不了多打量几眼。
自称孙策的少年看上去约莫十五六岁,身材以及与一般的成年人相仿,不过眉目还稍显稚嫩。面目白净,一对剑眉斜飞入鬓,倒是显得英姿勃发。而那名自称孙权的少年,年岁大约与袁熙相仿,身高还稍稍比袁熙矮了一些,不过依稀可见双瞳的颜色泛出一丝深青色,双颊上的鬓角比一般人延伸的长一些,底下还微微泛出一簇深紫。大概所谓“天生异象”也并非子虚乌有。
虽则如此,但是自从穿越后有袁绍作为父亲,又拉拢过郭嘉和赵云,见过荀彧这般的人物,此时见到孙策与孙权却也没那么激动了。而且事实上袁熙对历史上的孙策、孙权的评价也不甚高看。孙策猛锐冠世,父亲死后隐忍在袁术军下,为大业甘于奉上玉玺等等的事迹也能看出有枭雄之姿,但是毕竟容易意气用事,轻而无备。而孙权,坐领江东后亲自领兵打的每一仗都狼狈而归,军事才能与其他两位三分天下的霸主相较着实相距甚远,虽说掩盖不掉其人在政治斗争上的天赋异秉,但作为“雄主”来看依旧有所欠缺。
当然这般来看都算是吹毛求疵的水平了,江东孙氏的三代之基连绵传承,也可见孙策、孙权二人的才华,二人绝非凡庸之辈。
“不知二位公子来鄙处有何贵干?”那叫孙权的少年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