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我们的产品没有国际竞争力,卖不出去。国家为国营厂年年下达外汇指标任务,国企老总抓破了头皮,急的上蹿下跳,可国家外汇却难有突破性的增长。最后还得靠贱卖资源来积累外汇。”唐宝说道。
“说句不客气的话,我国的很多国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很严重,设备陈旧,管理理念跟不上,不思进取,出了问题就想着朝财政伸手……而少有的部分国企侥幸地实现了盈利,对技术的投入极少,只是想着发福利,盖大楼、分房子,惠及的也只是一个厂子的员工。”目前国内已经在初步探索国企改制了,唐宝所说的话,倒也不难让老爷子接受。
不过。
唐宝也只是发发牢骚罢了,他也没指望这些话能彻底地改变国企的态势,别说现在,就算在后世那些国企在国际上也就那么回事啊,大而不强,是说得委婉客气的,说得难听点的就算臃肿低能。
提到国企改制。
唐宝也不由想到即将发生在全国各地令人痛心的一幕,为了吸引外资、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各地都兴起用国营厂和品牌为资产,跟外国企业搞合资。可惜真正能达到目的的少之又少,反倒是引狼入室,被外资坑惨了。
这个年代。
国人的心思还很单纯,跟外资搞合资,也就简单的把股权分为51%和49%,国企占51%,外资占49%。以为占着股权优势,这企业还是他们说的算,殊不知外国人的狡猾,他们初次入股也只是注入一笔资金,轻易不会输入先进技术,只是任由企业自生自灭,甚至进行误导,等企业陷入困境维持不下去了,他们会提议配股融资,而国内哪有那么多资金注入企业啊。于是外商单独增资,企业的股权比例悄然发生了变化,摇身一变这家企业就成为外资的囊中之物了。
许多优质的国营厂,都是这么落入外商之手的。
“爷爷,我认为国企跟外商搞合资企业,在一些重要的领域,股权方面可以适当的保守一些,51%的占比并不能保证对企业的绝对控制力,也许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