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宗这个皇帝还是不错的,虽然比不上唐宗武媚,但是也算得上是一位难得的好皇帝。不过,他的心志太不坚定,无法把家国天下清楚地分开,这样的人很容易遭到诱惑,一旦有了诱因,就很容易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很明显,胡喜媚就是这样一个诱因。
玄宗喜出游,一方面是为了放松批阅奏章时紧张的心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微服私访,实地看一看平民的生活。俗话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的。玄宗自小熟背《帝范》,对于自己严格要求,立志要做一名文治武功的皇帝。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的确可以做到,大唐在他的手里已经有了不小的起色,人民十分感激他。甚至有一些人,将他和唐宗比肩。这样一来,玄宗的心里不自觉就滋生了傲慢的情绪,却不知,这一丝丝的傲慢正是最危险的地方。
这日,玄宗早朝过后,依旧便衣微服,带着一帮大臣,出了皇城,在长安城里溜达。看着眼前欣欣向荣的众人,听着大臣们阿谀逢迎的夸词,玄宗不禁有些飘飘然了。这样走着走着,一行人就出了长安城。
此时正是春暖花开时节,长安郊外,百花娇艳,端的美丽。玄宗兴致颇高,便踏春而行,一直向前走去,众位大臣劝止不住,只得同行。
行不出三里,忽然有一道观立在道旁,玄宗顿觉口渴,便去观中休息。不想却正和胡喜媚照面,这也是大唐气数将尽,非人力可以更改。胡喜媚更是喜不自胜,她本还在发愁怎么接近玄宗,没想到今天皇帝自己送上门来了。
玄宗一看面前这位道姑,只觉得三魂先被勾去了七魄。那位道姑,不仅仅是容貌倾城,气质更是独一无二,明明表情清纯可人,浑身上下却不自觉显出一股魅惑之态,让人恨不得把她的衣服撕成碎片。
那日,玄宗在道观中歇到了黄昏,连堆积在书房的奏章都没看。第二日,他不顾众位大臣的反对,再次来到此处,又待到了傍晚方才依依不舍的离去。一连七日,玄宗下过早朝之后,就来这里待上一整天,与那道姑无话不谈。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