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必武了,他想到了韩润昌抓住自己的把柄,现在张必武又有了两广总督张镜心这一交情,他也不想得罪张镜心!当然江飞的新主子王德化也不能得罪。
就在这时,江飞更是把奏章通过太监上交给了皇帝,在临走时来到姜让跟前逼迫姜让,要姜让无论如何一定要斩杀张必武。江飞的旧主子温体仁倒台了,可是他又攀上了王德化,姜让不得不怕啊!
就在姜让想要按江飞所说的,他又接到了消息,说两广总督张镜心还把张必武的功劳写到奏章里,呈交给兵部的时候,也交给崇祯。败英国、葡萄牙、荷兰,这是立下多大的功劳啊!
姜让知道崇祯是好大喜功的,他极要面子,有此大捷,迫使英国等番邦低头,长了多大的脸面啊!要是杀死张必武的话,必定被番邦耻笑杀功臣,赏罚不明。崇祯是不愿张必武真的通贼,要是真的写了张必武通贼,那说不定还会令崇祯不高兴。
姜让又怕因此会得罪张镜心,他新领总兵,不想得罪太多人,可又不能得罪江飞的后台王德化。姜让又十分地不爽江飞的嘴脸,他堂堂一个大镇的总兵却让江飞一个下属指使,有失他的脸面!姜让极想与江飞对着干。
姜让绞尽脑汁之下想了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此次张必武和韩润昌的通贼是计策,只是有失明军之威,有失朝廷体面,重罚韩润昌,张必武则是按广东之功,功过相抵。姜让把此意见也上了个奏章给崇祯,让皇上定夺。
他就好把一切责任推到是皇上圣裁,如此谁也不得罪,他对张必武有活命之恩,也能拉拢张必武了。
说来也巧,张镜心的奏章上呈给了崇祯帝,江飞的奏章并不是王德化出面相交的,由一个小太监上交的,名义上是大同镇的奏章。崇祯见到了两份奏章,都说张必武,怀疑之中时,又得姜让的奏章。崇祯想了想,觉得还是姜让的奏章所言合他心意便“准奏”。
似此,张必武就得逃大难。
……………………
张必武听闻了邓千总的话,他惊出了一身冷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