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一百八十七章 战略机遇期 四

第一百八十七章 战略机遇期 四(1 / 4)

1652年8月15日,罗洽港。

西里古站在码头上租用的一处货栈内,仔细观察着罗洽纺织厂那边最新送过来的一批成品。这是该厂利用废丝经特殊工艺处理后生产出来的绢纺绸,西里古仔细看去,只见手里的这块绸布的色泽还算明丽,手感也比较柔和,看得出来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纺织品了。

“很不错的织物。”西里古判断道:“与长纤维的丝绸不同,但这种短纤维的绢丝也有其独到之处。如果好好宣传一番的话,我们甚至都不用降低价格,就能把这种绢丝纺成的布匹也一样销售出去,真是不错。”

很可能是不够搞出这种绢纺机械的。

当然了,既然这种机械是由东岸共和国出资赞助的,这里面也没热那亚人任何事情,故这种新机器的专利技术也保留在新成立的罗洽绢纺厂(工商部100%控股),部分生产任务也由这家厂来,只有涉及到欧洲市场特殊需求的款式,才会交由罗洽纺织厂生产——以向罗洽纺织厂出售绢丝的形式。

此刻西里古手头拿着的绢纺绸就是罗洽纺织厂生产的,他们从罗洽绢丝厂购买绢丝(其中很多是被印染过的),然后纺成欧洲市场上需求广泛的绶带、披肩、围巾、手套、袜子等等物件。最后通过热那亚人的渠道销售到各地——主要是大西班牙市场(西班牙、南尼德兰、那不勒斯、帕尔马等地)。

而生产这种绢丝的原料呢。说穿了其实很简单。而且都是些价值很低的东西,比如缫丝工艺后留下来的茧残留物、不能连续退绕的受损茧、捻丝过程中正常的弃料等等。这种被统称为废丝的东西,在人工养蚕及缫丝过程中比重很大,往往在一半到三分之二之间。也就是说,人工饲养蚕所产的丝里面最多只有一半(很多时候只有30%-40%)可以用来缫丝,剩下的都是废丝。

既然废丝的比重这么高,那么弃之不用委实怪可惜的,因此。在17世纪世界上所有养蚕的地方(大明、波斯、印度、意大利、法国等地),当地人都开始了对废丝利用的研究。在

最新小说: 穿越战国成白起 战国之军师崛起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 探花 城南政北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