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还放火焚烧了华沙,抢劫了华沙宫殿,造成了大量的战争难民,这些人纷纷涌入了受灾较轻的波兰其他城市乃至库尔兰、东普鲁士。
而在《奥利瓦条约》中被明确割让给瑞典的整个立窝尼亚,大量小农场被抛荒,其原因既有战争因素——瑞典与俄罗斯军队的破坏性抢劫,也有非战争因素——战后获得这些土地的瑞典王国将大量立窝尼亚人的土地收走奖励给瑞典贵族家庭,这又认为制造了大量的失地难民,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通过海外亲戚汇款跑去了东岸,另外还有很多涌进了库尔兰半岛,被雅各布·克勒特大公收留安置在了温道港,准备寻机送往新库尔兰殖民地——这些立窝尼亚人在大公看来天然比较亲近,是库尔兰人的“亲人”,因此装船送到刚果河一带后,有助于新库尔兰维持自己的文化,而不是变得越来越像一个波兰省份。
雅各布大公有理由这么做,盖因新库尔兰潮湿酷热,环境恶劣,加之还要不间断地与土人进行战斗——东岸人几乎是敞开收购刚果黑奴,以至于库尔兰人自己都没足够的黑奴役使——因此虽然不断有移民补充,但人口数量始终上不去,甚至要不是东岸人提供了许多药品并帮助其设计城市规划的话,其人口还有很大的可能要下降。因此,这会逮着大量立窝尼亚难民——虽然他们可能不是太适应刚果的气候——雅各布大公第一时间就想把他们送到海外,去为自己种植烟草、棉花,砍伐大木,抓捕黑人。
不过,移民自然是要钱的,而且如果移民数量大的话这笔钱还不是什么小数目。国内刚刚被瑞典人搜刮一空的雅各布大公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得已之下利用自己的老关系到汉堡、吕贝克借了一笔钱,以新库尔兰的土地做抵押;同时,英国人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如今航运业正进入高速发展期的英格兰人极端缺乏各类船具,因此这些年不断派出大量商船前往里加运输大麻、亚麻,前往瑞典进口木焦油、板材,而对于传统的木材出口国库尔兰来说,英国商人也并未忘记,他们与大公签署协议,以一千根松木桅杆为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