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商站,势必会分薄我们的力量,福建王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对象。他的手头是有一支相对精锐的武装部队,我记得名字叫做‘铁人军’,全数是用从葡萄牙人、荷兰人那里进口来的板甲组建的重步兵部队。这在十年前可能还有些用,但在如今的中国大陆上,这样的重步兵部队已经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了,笨拙、缓慢、消耗体力,却又不能有效抵抗子弹和炮弹的袭击,简直太糟糕了,而他还在醉心于加强这种部队的编制。另外,福建王的领地过于贫瘠,就像是瑞士和意大利北部那种连绵的山区,产出除了茶叶和少量生丝外,几乎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东西。他现在赖以维持庞大的武装力量的途径,就只是垄断了中国大陆对日本的贸易罢了,但这种垄断的程度,比起他们家族上一代人期间还是要差上很多的。船长先生,我曾经在澳门生活过足足九年时光,对这些再清楚不过了,福建王家族的力量,在这些年里很难说是前进还是退步了,尤其是在他们带去日本交易的皮革、蔗糖、生丝、茶叶、棉布的来源日渐减少的情况下。”
其实,马丁谈到的这个问题也是这些年来福建郑氏一直面临的困境,即东岸人的势力在珠江口一带迅速崛起,并且控制了广州、惠州二府超过一半份额的对外贸易,拉高了生丝、蔗糖等商品的市场价格,让郑氏集团难受不已。可以说,要不是郑成功尚待在明朝体制内,并从广东购回相当数量的蔗糖的话,他的对日贸易如何能够继续维系下去,也是个问题呢。所以,这就是从几年前开始,郑成功开始遣人从福建、两广搜罗人手,跨海前往台湾岛——主要是荷兰人势力未及的北部区域——垦荒的原因所在,他必须为蔗糖、皮革寻找一个稳定的来源地,不然可能会有大麻烦。
另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及的问题,那就是郑成功现在年事已高,且身体也不是很好,前几年更是染上了一次疟疾,靠了从东岸人这里重金求购的金鸡纳霜才堪堪救了命。现在,自感时日无多的郑成功,已经开始安排接班的事情了,其长子郑经这几年就一直跟在其身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