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检阅。看着这些年轻嘛年轻得过分、老嘛老得额头皱纹都一大堆的官兵,廖逍遥有些无语,在挺身队(一个半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地方守备队等军事组织的官兵被分散补充到新军各个师后,东岸人组建登莱新军第四师时就只能从已经退役的军官、士官中想办法了。
这些在乡军人,有的回家务农已经好几年了,现在又被紧急召回,重新当起了职业兵,充当起了训练官的作用,对新招募的士兵进行训练,如今廖逍遥看到的这些饱经风霜的好似社会人的老兵们就是了。除此之外,那些年轻人部分是本土毕业的兵团堡干部、部分是立志从军的烟台学院(原抗清军政大学)学生,看起来就很稚嫩的样子。
总之,这个新军第四师其战斗力目前无疑是较为有限的。他们在桃村最大的作用,大概就是弹压地方(督促生产建设兵团的人努力干活)、看守物资了。至于说让他们上阵打仗,那简直就是在拿他们的生命开玩笑。
对于这一点,廖逍遥心里面也是有数的。他现在只希望,这个师能够尽量快一点组建完毕,安安心心地在桃村这里整训完毕,然后拉到小规模、低烈度的战场上练练手,积累些经验,最后才可以作为主力部队倚靠。
不过好在现在清国与东岸之间因为辽东而引发的一系列战火有了渐渐平息的架势。现在除了南方开拓队还在与清军杭州大营反复纠缠之外,辽东、登莱这边的战火基本已经不再燃烧——话说登莱本来就是清军佯动的方向,最大的战斗规模也不过三千多人的样子——军事压力大大缓解,甚至一些在情势紧急时被快速调往莱州府的仆从军官兵也已经开始分批返乡,所以登莱新军第四师还有充足的时间去组建、去完善。
这既是第四师的幸运,同时也是东岸人的幸运。廖逍遥曾经看过宪兵队呈递给他的一份报告,报告中指出,在经历了此次失败的攻势后,可能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清军都将不会再度选择攻击辽东或登莱地区了。他们的军事机器将会再一次把重点转向南方,力图剿灭顺国这个唯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