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枪炮武装下,欲渡海夺回政权。所幸最终事情没有发展到这一步,郑经生前就确立了郑克臧为继承人,福建各府县的官员都知道,可谓是有“君臣名分”,若是冯、刘二人快刀斩乱麻干掉郑克臧,让郑克塽继位的话,他们可能也就承认既成事实了。无奈郑克臧够机灵,在东岸人的庇护下跑到了深耕数年的台北府,这样就没人能够伤害他了。
而一旦不能快刀斩乱麻,福建各地的地方官就不能继续装傻了,必须立刻站队。郑克臧不傻,这个时候不断拉拢许诺,再加上东岸人的帮助,很快就获得了大部分人的支持。甚至就连刘国轩的水师之中,都有部分人带船逃往了澎湖,迎接郑克臧回福州。
至此,形势基本已经不可逆转。郑克臧带着三千台北府兵马誓师出发,然后利用大义名分在厦门登陆,当地水师未放一炮全数投降。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各地赶来的数万人马进逼福州城,冯锡范绝望中自杀,刘国轩被底下人绑了献上,郑克臧志得意满地回了福州城,坐稳了延平郡王的宝座。
原本一场必死之局,居然在东岸人的帮助、串联之下完成了大翻盘,郑克臧庆幸之余,也对东岸人在福建地方府县及水师中的潜在影响力心惊。不过他也明白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当年去黑水学习现代战舰驾驶及操炮技术的水师将官,如今都是郑氏水上力量的骨干,对这些人暂时还是要以施恩笼络为主,以后再想办法徐徐消化。
再说了,现在正是需要东岸人帮助的时候,怎么可以得罪他们呢?因此,郑克臧在花费数月时间稳住局面后,立刻兑现了承诺,与东岸人结成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允诺将福建整合进东岸人主导的贸易体系之中,同时外交方面也配合东岸的政策,姿态还是摆得很低的。
今天郑克臧在时隔一年之后再度来到台北府,一是为了看看自己当年经营多年的根基,二也是应东岸人之邀,合作开发台北府的诸项产业。
如今的台北府,已经不是当初区区台北、竹堑二县了。郑氏虽然根基在大陆,但对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