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了农民合作社之后的事情。有了合作社,他们在出售农产品时有了议价权,在采购种子、建材、日用品、农用机械甚至是上保险时,也可以得到一个折扣后的优惠价格,这等于是减少了他们的支出,扩大了收入,也难怪全国各地的农民们对合作社死心塌地地拥护了,以至于村长的权力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现在,从陆军退下来的前农家子弟们也有点愿意回到农村老家了,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大部分留在城市里(少部分回乡当村长、民兵主任),利用服役期间获得的丰厚收入,在城市里买一套住宅,找一份工作,安安心心舒舒服服地生活。这些回到老家的退伍军人(有的甚至还是军官),很多有过海外服役的精力,见多识广,人脉也不错,回乡后加入农民合作社,即便不会经营,但还是有一定的用武之地的。
李正他们现在在干燥潘帕地区的开拓,其实优惠政策还是不少的,比如发放奖金、贷款买房、优先出售高产种子等等建国初期才有的优惠条件,也算是国家对拓荒农民的变相补偿吧。李正和妻儿居住的这三间瓦房,就是从东岸农业银行那里分期贷款(免首付)得来的,且还款利息也非常低,他本人对此还是十分满意的,连带着对于来到忠兴乡这么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也不是那么抵触了。
“小山啊,去鸡窝那看看。这南边的雪就是大,别把鸡窝给压榻了。”在外面站了一会后,李正一边朝羊圈走去,一边朝正在院子里带着妹妹玩耍的大儿子说道。
鸡窝里养了二十几只鸡,倒并不是为了吃肉,潘帕的东岸人并不缺肉吃,主要的还是为了卖鸡蛋挣钱。鸡蛋这种东西,在集市上的价值并不比,至少比牛肉贵上不少,很多家里有点闲钱的政府官员、工程技术人员、学校教师、军人、小商人等都愿意大量消费,市场前景还是很不错的,因此李正比较重视,特地让儿子去看看鸡窝顶上的雪多不多。
李家还有个羊圈,圈里面养了七八头羊,都是可以薅取羊毛的绵羊。在潘帕地区,养牛基本上是注定亏本的,养马成本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