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五百五十三章 乡间漫谈(三)

第五百五十三章 乡间漫谈(三)(4 / 5)

来投资办厂,发展经济。至不济,他们也要求把钱存到银行里生息,意思是你有钱不想投资,那么别占着茅坑不拉屎,把钱借给想要投资的人吧。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这个问题,满清自然也不能例外。现在也只是稍稍有所改善,茶商们挣了钱以后开始采购机器办焙茶厂、砖茶厂,相关的包装、运输产业也有所发展,雇佣的人数也慢慢上升。朝廷从中征税,同时也给商人们派捐,弄到的钱都砸到了军工产业之中,虽然于民生关系不大,但到底也是雇佣了不少工人,强化了一点工业化的氛围。但比起南边的顺国泥腿子政权,说实话还是有点保守了。那边似乎因为与东岸接触较多的缘故,办厂之风盛行,且多从农林牧渔相关产业搞起,磨面厂、碾米厂、蛋粉厂、榨油厂、木材厂、茶厂、纺织厂、砖窑场、航运字号、笔墨纸砚等等,发展非常迅速,且直接面对宁绍等藩出口。因为东岸人的大胃口,这些办厂之人在赚到钱后又投资扩大产能,雇佣更多的人手,缴纳更多的赋税,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要不是顺国地盘较小、人口较少的话,其实力怕不是已经追上清国了。但即便是目前这种局面,也足以让满清朝野警惕了,尤其是顺国并不歧视商人,商人也不是很怕财产被夺(很多人在宁波那里开设了银行账户),这一点非常难得,是他们的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一大保障。

清国现在就面临着这么一个困局。对外贸易的产品,始终局限在有限的商品门类之中,这不但承担了很大的市场波动风险,同时总额也很难搞上去。可他们要想发展其他产业,却缺乏一个市场,一个巨大的出口市场!东岸人的远东五藩,以宁绍藩为首,其实是非常富裕的。宁波人多地少,靠自己肯定会食品短缺,那么顺国境内一票的面粉厂、碾米厂、榨油厂什么的就有了市场——当然宁波也有此类工厂,他们还不想把这些工作岗位全部丢出去,但成本肯定是比不了顺国的——宁波有先进的纺织技术,但缺乏原材料,那么从顺国进口半成品棉纱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宁波人有钱,消费能力强,那么顺国出口

最新小说: 城南政北 南城亡事 探花 穿越战国成白起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战国之军师崛起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