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施行神秘巫术”而被抓的犹太人。而在上次战争期间,就有一位犹太银行家把财产捐献给路易十四,支持他的战争,可见犹太人对法国的重视。
英国的犹太人处境要比法国的差一些,但几十年来一直在得到改善。比如1657年克伦威尔为了筹集军费允许犹太人在伦敦拥有自己的墓园。查理二世流亡时,也得到了犹太商人的大力资助,因此在他复辟后,犹太人获得了经济上的许多好处。更别说如今的国王威廉三世了,他在荷兰时就与犹太人关系密切,入主伦敦后,犹太人又集体给他捐了钱,帮他支付雇佣军费用,因此现在伦敦的犹太人得以进军银行业和票据交易业,发展势头十分兴盛。
当然,荷兰的犹太人日子还是最惬意的。阿姆斯特丹的银行家、批发商们,大致是荷兰裔、意大利裔、犹太裔三足鼎立的样子。这些定居联合省的犹太人非常有钱,1675年一位犹太小姐结婚,总花费高达惊人的4000万盾。1688年,一位犹太商人苏索,随手就拿出200万盾支持威廉三世,并且说:“如果你走运,你将会偿还,如果不走运,那就算我倒霉”。
出手如此阔绰,政治和宗教上又没有打压,自然让犹太人在荷兰如鱼得水。阿姆斯特丹的犹太社区非常之多,以至于得到了一个“荷兰的耶路撒冷”的绰号。东岸人惯常打交道的许多荷兰批发商,都是阿姆斯特丹的犹太商人,可见一斑。
但犹太人的钱至今在东岸都不怎么好使,这是整个欧洲所有犹太人的共识。至今犹太教尚未在东岸取得合法地位,居住在当地的犹太商人虽然不少,但一直没能形成稳定的社区。据流传在欧洲犹太人之间的小道消息,东岸的数百名犹太商人及其子弟曾经打算在青岛港组建一个社区,地都买下了,建筑都在设计了,结果领头的几个商人居然因为涉嫌贿赂官员而被捕,法院判刑后迅速将其流放拉包尔。至此,东岸犹太社区尚未成型就又烟消云散了,不得不说让人十分遗憾。
不过犹太人始终未放弃进军东岸的努力。就像这东岸陆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