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之类的服务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但对低端的茶铺、杂货铺也不愿涉足,因此这类中档食品企业、百货企业就填补了他们的消费需求,大获成功也就一点都不让人意外了。
没说的,这是经济繁荣的象征,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有现象,旧大陆想有还产生不了呢。就拿后世英国的例子来说吧,托马斯·利普顿1876年才在格拉斯哥创建第一家食品店,1890年时进军伦敦,有了70家商店,1898年接受了阿斯奎斯(当时内阁大臣、自由党党魁的族人)、罗斯柴尔德勋爵、法夫公爵等权贵资本家的投资,迅速发展到了254家商店和3800多个茶叶经销处。
英国的百货行业同样如此。1889年创立的哈罗德百货公司瞄准中产阶级和富人,1909年戈登·塞尔福里奇在牛津街创办的塞尔福里奇百货则瞄准工资劳动者,但不管客户来源如何,这两家企业都是连锁百货公司,发迹于一战前的大不列颠黄金年代,并一直维持到了后世21世纪仍然享有盛名。
东岸的百货行业同样如此。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前明年间)的孙春阳南货铺目前在本土拥有一百七十余家分店,在海外殖民地及外国拥有将近三十家分店,以琳琅满目的奢侈品闻名,虽然这家百货送死同样出售大量普通商品。
在过去十年间,该公司创始人家族持有的优先股年均股息达到了20%,其他股东持有的普通股股息也达到了年均13%,惊爆了许多人的眼球。或许,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年迈的孙正义先生依然可以稳稳地待在总经理的岗位上吧,毕竟业绩实在是太出色了。
国营百货公司的经营本来日渐陷入困境。因为过分密集的网点(其分店数几乎是孙春阳南货铺的三倍有余),以及冗员负担沉重,其利润被大量侵蚀,有些年头甚至不怎么挣钱。
工商部在派出了一个高规格调查委员会对其进行摸底后,决定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首先对其进行改组,改名为东岸百货。然后吸纳了大量的社会资本进来,裁汰了很多冗员,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