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王国的苏丹,虽然这个该死的傀儡没什么鸟用,但东岸人却找到了机会——嗯,按照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开始在离马六甲城稍远的地方建立农田、集市,正式开始了定居生活。
这些人看似忠良,且还时不时给荷兰东印度公司纳税,但他们也有底线,那就是如果谁想驱逐他们,那么就会立刻翻脸,拿出强硬手段。荷兰东印度公司设立的马六甲市镇议会早就领教了这一点,他们想“劝说”这些东岸人不要定居于此,结果东岸人直接拿出了柔佛苏丹出具的地契,指出这些土地已经是他们的了。随后,他们又拿出了联合省政府、荷兰东印度公司双重背书的协议,指出他们允许东岸人在马六甲进行“经营性活动”。你看,手续完全合理合法,还有什么话要说?
老实说,荷兰人在东印度群岛其实并不怎么爱“讲理”、“讲法”的。他们面对不能容忍的事情时,往往是直接派军舰堵门,比如当年集结了12艘军舰封堵苏拉特港口;或者直接派兵围攻,比如当年纠集了大量雇佣军和土著士兵围攻葡萄牙人的马六甲城。但遗憾的是,在面对东岸人时,这两招都不能用,否则后果会很严重。因此,他们的“劝说”,那就真的是劝说,无奈东岸人根本不为所动,坚持赖着不走,你又能怎么办?
于是乎,在这样的拖延之下,一来二去,不但马六甲城内有了数百名东岸商人及其职员,城外还有上千名农夫和工匠。再让他们发展下去,人数优势可就完全在他们那一方了,如果再算上无时无刻不想着夺回马六甲城的柔佛土著,这事情显得愈发棘手了。
今天他们居然又“有幸”看到了一艘东岸商船开往马六甲,而且船上满载货物——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这些船上肯定还载有至少数百名来自东岸殖民地的移民——可以预见,东岸人在马六甲的势力会更上一层新的台阶。
“马六甲简直天生就是为贸易而生,是世界上最佳的贸易良港。两种季风在此汇聚,商业由此开始。中国、越南、日本、朝鲜、琉球的商船在冬天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