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这个宗教狂人,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但他主动挑起的“圣战”客观上帮助了法国人,是得好好合计一下了。
其实前任特使蔡盛国在职期间就对费祖拉赫·艾芬迪此人非常厌恶,认为这人不可理喻,满脑子圣战思想。为此,他动用了在奥斯曼帝国的不少资源,消耗了大量人情,与名门科普鲁卢家族合作,打算把这个人搞下去,恢复帝国的正常秩序。
彼时已经开始明显衰落迹象的科普鲁卢家族推出的候选人是阿姆卡·扎德·侯赛因·科普鲁卢帕夏。此君1655年出生,是科普鲁卢家族这一代剩余成员中的佼佼者。年轻时在匈牙利与奥地利人厮杀过,至今家里还保留着德意志某位倒霉贵族的家徽和旗帜,后来所在部队被欧根亲王的奥军击溃,指挥官被处死,身居中层的侯赛因也遭到牵连,被解职后回到保加利亚担任地方官员,开始走政务路线。
东岸人与科普鲁卢家族的合力一开始起到了奇效,逼迫大教长费祖拉赫·艾芬迪放弃了大维齐的职务,侯赛因得以走马上任,成为帝国宰相。随后,侯赛因大维齐便开始整顿被艾芬迪搞得一团糟的军队和地方——艾芬迪在任期间只管打仗,对下面人各种让利和许诺,不管合理不合理,同时为了筹集军费对地方上的经济破坏也很大,东岸顾问火冒三丈,纷纷辞职不干。
侯赛因秉政后,第一步就降低了包括烟草、咖啡、肥皂等数百种商品的消费税。战争期间,这些商品税收涨了两倍,老百姓苦不堪言,已经到了不得不废除的时候了。随后,他又与东岸人合作,在哈吉铸币局提供的新一笔四百万第纳尔贷款的帮助下,稳定了国内千疮百孔的金融局势。
侯赛因大维齐还减免了战争期间人民拖欠的苛捐杂税,使得农民敢于重返土地,商人敢于重返市场,整个国家的经济开始慢慢恢复,与艾芬迪主持大局时那种涸泽而渔的方式完全不一样,许多人都交口称赞。
经济方面的改革固然困难重重,但只要有决心,有能力,说实话还是可以进行下去的。但针对军队的改革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