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岸军需官们看得目瞪口呆:世上竟有穷成这样的军队?
而过来给士兵们登记造册的顾问们在军营里蹲了一阵子后,也大摇其头。在他们看来,义从军除少数精锐外,大部分士兵面有菜色,身体瘦弱,体重、身高、胸围、握力、耐力各项指标合格的少之又少,且许是在丛林山区待久了的缘故,很多人的身体还患有各种慢性病,急需调养。
所以,五万义从军——准确地说,成年男子三万多,其余都是老弱妇孺——看着声势惊人,但廉梧管委会只需调集五六个县的保安团,就可以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没办法,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和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三天两头吃黄豆牛肉罐头、鲸肉鱼肉的东岸军人比起来,他们在各方面都是弟弟,除了精神头还算可以之外,其他一无是处。长期的越北山区流浪生涯,已经让他们虚弱到了极点。如果东岸人再不搭救的话,或许不出十年,这支军队就会不战自溃吧。
义从军到廉梧后,五万人被分成了两拨,一拨三万人被派到了防城港,由海军第三舰队东南亚分舰队管理,帮忙建设公路、码头、灯塔、炮台、仓库及军人宿舍;剩下的则由台湾银行雇佣,在钦州、梧州两地修建出售给政府公务员的公寓住宅楼及军官别墅。如今一年半时间下来,他们自食其力,境遇大大改善,每个人都能吃饱饭,领到工资(虽然只有两块钱),义从军也因为分包工程而赚了一些钱,以至于有余力在钦州港置办了一些产业,充作军部办公场所及物资仓库。
而在从事基建工作之余,他们有时候也会被征用充当剿匪部队,警戒地方。虽然他们武器不足,枪炮都是些破烂玩意儿,但土匪盗贼们的装备能好到哪里去?即便有着顺国暗地里的支援,也不可能多,因此基本是碾压性质的,任务完成得十分出色,多次受到汤主任的表彰。一些崭露头鸟的青年军官,甚至还得到了顾问团的赏识,被派到梧州短期进修,学习现代军队的建设和管理,以提高业务能力。
不过,在过了一两年的好日子之后,他们不得不和安逸的